乳源供电局高寒山区抗冰加固工程正在开展电缆敷设工作。潘跃鹏摄
2024年接近尾声,粤北山区将迎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乳源供电局组织工作人员采用无人机和人工两种方式做好线路巡视,在大桥、红云、红光、高家、塘洞等易覆冰点进行线上监视,实时监测高寒山区电力设施的运行情况。
与此同时,正在建设的抗冰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近期可全面开展电缆敷设工作,届时将彻底解决10千伏受冰冻雨雪天气影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乳源供电局即将批量引入融冰装置,在容易覆冰线路上进行不停电在线融冰,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对今年的抗冰工作将会带来明显的成效。
据了解,韶关供电局的抗冰坚强电网建设是解决粤北山区配电网抗冰难题,试点打造高寒山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互联一体的抗冰网架工程,这项工程在网省公司大力支持下,韶关供电局党委统一部署谋划,紧急调拨专业资金,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配合,预计改造10千伏配电路线全长约80公里。工程今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投运,项目建成后,韶关供电局配电网的抗冰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能够彻底解决主干10千伏网架的抗冰难题,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抗冰坚强电网建设位于乐昌市云岩镇、沙坪镇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红云镇,属于典型高寒石灰岩山区,平均海拔650米,最低气温-5.5℃,每年寒潮期间均发生结冰现象。受极端冰灾影响,覆冰厚度达到20-30毫米,经常出现导致倒杆、断线、供电中断等情况,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并且覆冰地区往往道路结冰,车辆通行困难,难以快速组织抢修和保供电工作,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耗费大量的防冰抗冰保电的人财物等资源。
为保障坚强电网建成建好,韶关供电局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方案论证,协调物资供应,指导设计人员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施工效率与经济成本,优化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案。乐昌供电局针对部分地段岩石占比高达80%以上,高度落差达200多米,采用电缆直埋、排管敷设、电缆槽盒、明沟敷设等多种改造方式,增加户外开关箱进行分段控制,提高抵御外部自然灾害的能力。
乳源供电局工程建设部经理助理介绍,目前在大桥镇电缆敷设的位置是石灰岩山区,地面上有旱地、水田和道路,地下还埋设着供水管道等各种设施。为了在这种复杂的地形中敷设将近40公里的电缆,技术人员对重点环节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多次策划论证。施工过程中还要确保不对现有设施造成损害。部分地段的电缆需要穿越岩层,特别是在一些地势陡峭的山区,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难度更大,因此针对性地采用机械化分段施工,以确保电缆能够顺利铺设。
为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实际问题,韶关供电局会同规划设计人员多次开展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及时做好技术方案调整和审批,投入精兵强将开展现场管理,统筹安全、进度和质量管理,推动工程有条不紊地建设,经评估工程投运后,将大幅度减轻运维人员负担,减少线路保供电和抢修工作,年均节省相关费用约1000余万元。同时可满足5到10年内区域性负荷增长与新能源的接入需求,服务于新兴产业融入,为韶关地区“百千万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电网支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