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烽火中的先生和学子们

以华南地区教育抗战史为题材的纪录电影《同学们》6月22日在广东正式上映。影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为代表的多所华南学校,在逆境中为延续教育,师生们冒着炮火长途跋涉迁移到粤北办学的故事。  

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群甘于授业乡野、奉献于教育的先生,还有一群朝气蓬勃、承托着民族未来的学子;他们是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先生们”和“同学们”。

【《同学们》·教授篇】

“粤北先生”们的动人故事,为华南教育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们是我国文学、艺术、物理、植物、天文、地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当地传播知识和文化,让科学、文学与思想碰撞出闪亮的火花,使得当时的粤北,学术研究的气氛和成果令人侧目——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拓者之一的王亚南将《资本论》首次带入课堂教学;“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在坪石荒郊野外的古庙里给学生讲授世界最前沿的量子物理,并发表关于原子能的论文《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应用》,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吴尚时提出对丹霞红色岩系的研究,今天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丹霞地貌就是那一时期的发现;胡世华发表《论人造的语言》,向国内介绍了符号逻辑,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致力于解决农民的温饱,让中国没有粮荒;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历尽千辛万苦在战火中保存图书、坚持开放阅览;音乐家马思聪在坪石完成了《第一交响曲》《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两部传世之作……  

在这一批先生之中,同样不乏女性学者的身影:家境优越的“岭南第一才女”冼玉清不顾朋友家人劝阻,毅然从澳门启程,奔赴粤北支持复学;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邹仪新排除万难,在粤北坚持天文观测……影片《同学们》中,冼玉清说:“这辈子我不结婚,以事业为丈夫,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儿女。”邹仪新说:“我不做教授夫人,要做教授。”她们发出了突破时代的先锋之声,展现勇毅、智识和信仰,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女性学者的力量。

冼玉清

冼玉清:“世人误以爵禄科第为功名,陋矣”

1895年,冼玉清出生在澳门一个富商家庭,自小在香港长大,家境殷实,受父母宠爱。1927年于岭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国文系讲师。之后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博物馆馆长,长达25年之久。她在诗词书画、历史文献考据、乡邦掌故溯源、金石丛帖鉴藏等方面功昭学林,被誉为“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的才女。  

1942年,香港被日寇占领后,冼玉清回到澳门避难。此时,她的学生来信说,李应林校长在粤北复课,但复课容易复校难,找不到老师来教。冼玉清在学生中声望很高,被尊称为“冼子”,学生在信中说:“盖弱女子毅然先到,丈夫汉何以为辞?”若是“冼子”能去执教,必会鼓励更多先生们前往。冼玉清读完这封信后立刻动身决定出发。  

她在《澳门小住记》里写道:“今国家正在危难之时,我应与全民共甘苦,倘因一己有优越条件而高枕苟安,非素志也。”于是,从澳门出发,她步行足足40多天才抵达韶关。  

电影《同学们》史学顾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向笔者介绍道,当年冼玉清抵达岭大村后,她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地描述了岭大村的状况,“‘屋子都是临时用茅草或是树皮搭起来的,又漏风又漏雨,还有各种蛇虫鼠蚁’,从香港到澳门,当时冼玉清本来已经回到了自己温暖舒适的家中,你可以想象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千金又突然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生活上的落差是巨大的。”曹劲说。  

在清苦的山村岁月里,她常常以诗寄意——“孔席不遑一朝暖,周公吐哺讵云忙,含辛茹苦缘何事,欲为宗邦树栋梁。”(《写志》)  

冼玉清一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为岭南文化研究献出毕生精力,曾自述:“想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好教师,难免失良母贤妻之职;想做贤妻良母,就不免失教师之职,二者不可兼得,所以十六七岁我就决意独身不嫁。”“以事业为丈夫,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儿女。”  

1965年10月2日冼玉清病逝于广州,她的一生留下丰厚著述。  

今天,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的展览厅里还保留着一幅字,是冼玉清到了韶关以后写的,“士生当世泽及生民曰功,死而不朽曰名,世人误以爵禄科第为功名,陋矣。”  

“她认为对生民有所贡献,能够泽及生民才是真正的功名,才死而不朽,然而人们常常误把升官发财视为功名,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曹劲说。

邹仪新:“我不做教授夫人,要做教授”

1944年春天,一位女士和她身旁的天文台出现在英国学者李约瑟的镜头里。照片中的女士靠在墙上专注地抄写着观察数据,她就是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邹仪新。 

邹仪新

当年,游历中国的李约瑟留下了大量中大学人开展科学研究的珍贵记录,其中就有关于天文台的记述以及邹仪新的照片。  

邹仪新1932年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天文台主任,她长期居住于天文台内,昼夜不辍地进行研究。1935年,邹仪新赴日本留学时,日全食出现在苏联和日本上空,当时她在东京天文台实习,在观测前大量研读资料,反复演练。全食时间只有3分多钟,她与队友密切配合出色完成了任务,拍摄了清晰的影像,获得国外同行的瞩目,邹仪新也被日本新闻界称为该次日全食观测成功的唯一女性观测者。  

全面抗战爆发后,她从日本归国,共赴国难,抢救天文仪器、挽救重建天文台、坚持教学科研。广州炮声渐促,中大天文台随校开始了抗战中的颠沛流离,罗定、澄江、粤北,直至抗战胜利后返回广州。  

“她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女性,照片出现的是天文台最重要的两台仪器,一台是天文望远镜,一台是子午仪,都是非常高级的天文观测设备,邹仪新为了不让仪器落到日本人手里,她把这些仪器拆得很零散,拆成了数百件,把这些小零件都分散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藏在箩筐里面,用纸包着,有些藏在她的行李里。她这么做的目的是,即便被日本人抓住了,他们也用不了这些仪器。因为这样的精密仪器,哪怕少一个零件也没有办法运转。”曹劲说。  

5年的天文观测,相对于宇宙亿万年的天体运行过程,仅仅是刹那间,是什么驱动着邹仪新在粤北山村里建造一座天文台,在这个战局动荡、举步维艰的时期坚持天文观测?  

“我不要做教授夫人,要做教授。”在与著名数学、天文学家叶述武教授结婚后,邹仪新立下了这样的志愿。1948年,她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学习,次年又前往爱丁堡天文台和剑桥太阳物理台进修和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她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天文事业献身,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天津纬度站并任首任站长,填补了我国测量地极点移动的空白,成为国内唯一的极移服务中心。  

2019年10月,在韶关乐昌坪石镇塘口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包上,当年国立中山大学的天文台遗址被意外发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在对建筑基址上的地表附着物进行了清理后,这座邹仪新曾经耕耘过、诞生于烽火岁月的天文台遗址重见天日,成为这段历史的真实见证。

【《同学们》·学子篇】

在电影《同学们》中,有一群甘于授业乡野、奉献于教育的先生,还有一群朝气蓬勃、承托着民族未来的学子。  

《同学们》剧照。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从1940年到1945年,仅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在粤北毕业的学生就有近6000人。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在各自的行业都有所建树。  

比如两位中科院院士黄本立和叶叔华,都是在韶关度过了青少年时代。黄本立当时就读于华英中学,大学就读于私立岭南大学物理系。叶叔华大学就读于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  

黄本立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叶叔华后来开拓了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她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探月工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香梅17岁时变卖首饰,经广州辗转至桂林,辗转数月,途中染上疟疾,死里逃生仍坚持赴粤北求学。她毕业于私立岭南大学中文系后,成为著名记者和社会活动家。  

私立岭南大学学生伍沾德,1943年时因学生抱怨伙食不好提出承包学校食堂,后来从事餐饮行业,成立了著名的美心集团。  

还有私立岭南大学学生李小壁,曾是校运会上女子60公尺的全校冠军和女子甲组100米冠军,抗战胜利后,她凭借大村山坡跑道锻炼的基础,先后夺得短跑项目省运会冠军和全国亚军。      

作者:南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