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循环经济产业蓄“能”成长

沉睡千年的土地,被现代工业一朝唤醒:曾经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如今机器轰鸣,办公楼、研发中心、仓库、厂房等设施拔地而起。走进新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马头园区,记者顿时就被这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面所触动。今日的马头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就像一个新生婴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期的前景。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马头园区转型提质升级,新丰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国家生态功能区定位,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腾笼换鸟”策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其中,加强与韶能集团的项目对接,由韶能集团公司主导培育环保餐具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推动园区从涂料产业集聚发展向循环经济转型升级,全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韶能生态植物纤维项目的生产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毕。黄俊 摄

因势利导新产业绘制新蓝图

作为东江重要支流——新丰江的源头所在地,新丰对水源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切实扛起这副担子,新丰着力推动县产业转移工业园马头园区转型蜕变,先后投入近亿元,大面积劝退园区内的化工企业,打响绿色发展“开头炮”。那个曾经因化工而闻名的马头产业园,开始踏上通往循环经济“百亿园区”的转型发展之路。  

目前,园区已开发面积1400多亩,进驻企业18家,其中环保涂料企业15家,新能源企业1家,环保餐具企业1家,玻璃钢生产企业1家。当前共有14家企业已建成(试)投产,在建项目6个。  

据悉,该园区通过引进韶能集团生物质发电项目,以电厂余热综合利用为纽带,使园区内企业生产所用热能不再依赖燃煤锅炉,形成企业间的小循环;以延伸园内现有的基础化工产业链为基础,形成产业中的大循环;以下游接上游、形成园区企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目标。生态工业已具雏形,并逐步产生经济效益。  

去年,园区工业产值28.94亿元,实现税收19021万元,并成功申报为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融珠先行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韶能旭能生物质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已经试产;绿洲生态植物纤维项目首期工程的多栋厂房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机械设备安装,配套办公楼、宿舍楼已基本建设完成;海山游乐科技项目已进场,现正在进行基础和生产线厂房建设……聚焦重点项目攻坚,新丰循环经济产业正在为打造“百亿园区”注入一股股新动能。  

“落后一个项目,可能会错过一次机遇;错过一次机遇,可能就耽误整个时机。”新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胡铭锐介绍,去年以来,园区围绕“融珠先行”这一核心任务,对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实行“挂图作战”,从项目注册登记到投产这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落实,动态管理。  

为使园区循环体系尽快成型,该县通过抓项目落地促园区规划,对重点项目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每个项目由一位县四套班子成员挂点,安排一个县级部门负责点对点联系,制定一套项目推进工作方案,选派一位专职联络负责人,千方百计为项目开路、想方设法为项目解难,在项目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韶能集团被请了进来,生物质发电和生态植物纤维两个项目成功落地。“我们建设期间的很多问题都是在电话里或是工地上得到解决的,少走了很多‘冤枉路’。我要为新丰和马头工业园点赞。”说起其负责项目建设过程,韶能集团新丰旭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星龙为新丰县相关部门和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在服务项目建设的拼搏、实干精神点赞。

蕴势起航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借力东风劲扬帆,强势崛起正当时。新丰县在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上大手笔谋划,强力抓进度,为全县经济发展筑起了一个高大的产业支撑,垒起一个崭新的产业发展高地,用一次次服务为项目加快建设增添一股股强劲推力,以一个个新兴产业项目打造一个个经济增长极。  

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胡铭锐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以“打造排在全市前列的百亿产业集群”为奋斗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在园区内培育3家以上的龙头企业,20户行业骨干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规模以上新兴企业10户以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有方向还要有方法。据了解,今年,新丰县将同步实施马头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与包括住宅、商业、道路、公园、市政配套等在内的城镇功能规划,全面落实“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力争启动人才公寓、休闲公园等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加快解决项目用地需求,主动与省、市有关部门密切沟通衔接,做好闲置指标置换工作及相关土地审批工作,推进项目建设。  

此外,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做好与绿智公司的协调对接,加快协商解决退出事宜。同时,按计划做好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将供热管道铺设到各企业,确保园区循环化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循环之力”令这片工业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依托循环经济产业,新丰县马头工业园区将构建起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协调发展多赢格局,用自身的变化重塑人们对传统产业的印象。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特约记者 陈志佳 通讯员 罗秀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