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总台震惊到,原来竹简和木片也能打造一场“历史大戏”|《简牍探中华》首播

荒郊野外,与匪寇战至力竭的县令回想出征前“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的誓言,终究缓缓低下了头,就此与他的袍泽长眠于深山。

根据里耶秦简「9-705」、「9-1111」等简牍上县长官吏卒战死“鄣中”的残缺文字,《简牍探中华》首期结尾这段县令禄拼死剿灭所有盗贼、成功保护迁陵县的演绎不仅引得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屏幕外的网友看过后更是直呼“要论电视节目的历史文化感,央视又打破了自己的天花板”。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一开播便引起刷屏反馈。创新融合讲述中华文明历史、展现文化内涵,叙事升级、技术加持,《简牍探中华》完成了一场领异标新的创作实践,为所有人开启了一场回溯历史、筑牢自信、面向未来的文化奇遇。


全景式呈现,

实证视角窥探历史细节

通过节目,我们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过30万枚简牍。这些无比珍贵的考古文物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帮助我们不断实证历史。如何以简牍之吉光片羽探寻巍巍神州、泱泱华夏?《简牍探中华》的内容选题和呈现视角,都堪称一绝。

首期节目聚焦的“里耶秦简”,被誉为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记录了秦“洞庭郡迁陵县”的人口户籍、机构设置、官吏职数、土地、农事、物产、赋税、查案办案、治安、武器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堪称一部解读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内容的百科全书。

致力于挖掘重大历史考古中“重见天日”的重要简牍,《简牍探中华》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简牍探源之旅”,让观众与鲜为人知的历史相遇、相识,在“可视化”的简牍文字中感受中华历史的深厚底蕴与源远流长。《简牍探中华》的选题不可谓不独特,而且足够大胆,跳出司空见惯的文化载体,在多重解读中掀开历史的细节,打开观众的文化视野。社交平台上有网友也表示,“把简牍里的历史‘搬’到电视节目里,真的让人大开眼界,也就央视敢。”

但“敢”只是基础,还要在有限的节目体量内把内容庞杂的简牍历史讲好,又谈何容易?这档节目的目标是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实现完美融合。

一方面,以简牍中记载的真实历史故事、历史信息为创作蓝本,与真实历史时期相对应力求呈现出简牍的历史厚度与文化价值,无论是以“迁陵洞庭郡”“九九乘法口诀表”等简牍作为讲述抓手,还是以实证视角全景式呈现秦代县政运行及生活百态,都让千年前的历史更加具象化,彰显中华文化文脉悠长。

另一方面,在可看性上力求连贯、在细节上力求准确,如对里耶秦简的讲述在真实简牍记录的基础上创作了主角“华”,在两集的内容中串联起迁陵十五年的风云变幻,同时辅以文化专家进行细节解读,《简牍探中华》逐渐“复原”出历史中的秦洞庭郡迁陵县,也“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

可以说,总台此次打造的《简牍探中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节目讲述模式,展现出强大的内容创造力,让古老的简牍有了更鲜活的生息和气韵。从典籍到简牍,总台再次激发大众对不同历史重要文本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引导大众了解历史、接近历史、触摸历史的温度,为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的当代阐释创造可亲可感的表达空间,力求实现冷门题材的热门传播。

潜心创作,

叙事创新如何“迎难而上”?

说实在的,在近两年总台一系列文化节目的浸润下,观众的审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对“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节目模式,也并不陌生。但《简牍探中华》在潜心创作下,仍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首期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纷纷感叹“跟着主持人龙洋‘穿梭’光简门,好像自己也来到了千年前的迁陵县”。这种沉浸感十足的戏剧体验,得益于主创团队以技术升级对节目形态进行的全面创新。

“秦时明月照里耶,三万余枚简牍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秘和解读。”通过龙洋的介绍,观众对里耶秦简有了初步认知后,镜头一转,走出“光简门”的龙洋“穿越”到公元前222年的迁陵县市肆,路上人来人往,瓜果蔬菜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千年前的迁陵县出现在观众眼前。

《简牍探中华》创新性地以主持人“龙洋”的视角为引,构建一个“访谈空间”,让龙洋在专属空间内解读简牍、访谈专家,同时以此为核心串联,通过“光简门”的形式连接戏剧演绎空间,打开一扇扇“历史之窗”。全新的表达形式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让观众对那段历史更加清晰,尤其是戏剧演绎,极具视听冲击力,沉浸感层层递进,让观众好似身临其境。

搭建实景空间、结合CG特效和外景拍摄,“实地探访+文化访谈+戏剧演绎”的创造性升级,给了《简牍探中华》讲好故事的底气。从秦迁陵洞庭郡的设立到建立秦朝,从当地政治、军事管理到百姓垦荒丰收,观众看到了里耶秦简所描摹的秦代风物,好似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这也让网友也不得不惊叹,《简牍探中华》就是一台“时光穿梭机”,带我们“穿越”时空,去“亲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生活。

当以往构建真实舞台的庞大工程量难以匹配节目的制作周期,这档节目迎难而上,彻底打破舞台空间的束缚,反而开拓出全新的沉浸式戏剧空间,进行实景戏剧影视化拍摄创新。能够看到,《简牍探中华》是懂“自我突破”的,它将厚重的文化题材以全新的视听语言加以呈现,让观众能够“轻而易举”地最大程度获得简牍中的信息,以出人意料的表现力,展现对中华文明的探索精神。

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次对话,都可能是千年前的迁陵真实发生过的故事。那些历史的演进与百姓的故事,在《简牍探中华》里被无限拉近,蕴藏在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给观众以更直观的视听体验,让网友直呼“根本不够看”。

“啃”下“硬骨头”,

类型创新筑牢文化自信

《简牍探中华》播出后,全媒体热度持续升温,话题#考古人员一手接一手捧出3.8万余枚简牍##做文职工作的兵马俑长啥样##兵马俑的文具为什么是石头##简与牍有什么区别#等节目相关话题引发观众热议,勾起了年轻人对“简牍”的关注。一定程度上,《简牍探中华》的播出解决了一部分观众的“文化节目荒”。文化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始终是内容创作重要方向,但为何如《简牍探中华》这般开播即火的精品却寥寥?一大原因在于题材创新性及幕后制作的难度系数较高。

首先,将内容创作的主体聚焦在简牍这一历史文物前所未见;其次,将内容零碎繁杂的简牍加以梳理本就不容易,更何况还要将其中的信息串联为完整的故事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同时,如何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表达再现,并让年轻观众喜闻乐见……这些都有极高门槛,为节目创作增加大量难度。

事实证明,《简牍探中华》“啃”下了一块“硬骨头”,不仅为文化类节目拓展价值维度、发掘主题角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提供了思考和借鉴意义,也将历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文化节目创新提供了思路。正如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所说,“在我们文化的传承、传播道路上,历史脉络上,简牍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一直影响到今天。”

但不难发现,节目的“野心”也未局限在“啃下”,而是凭借更深刻的文化内核及审美底蕴让观众更好“消化”——深刻体会简牍何以成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的起伏悲欢的实物佐证。“简牍开启华夏文明的写本时代,承载古圣先贤的大道至理,记述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无论是断章残句还是完整册书,它们都留下了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聪明才智、光辉思想和灿烂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枚枚简牍承载千秋岁月,带我们穿越千年时光,也成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最有力的证明。

如今,深藏于简牍中的文化密码正在不断被破译,揭示尘封的历史。从简牍和其所记载的历史中寻找真正的文化自觉,由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打造的《简牍探中华》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去探寻一个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更探寻中华文明何以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的历史依据,“牍”懂中国,让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重焕生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