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珍贵影像3只“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同框

记者前日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车八岭保护区”)了解到,科研监测人员近日在查看车八岭科研监测云服务平台实时上传的红外相机影像时,发现多个红外相机位点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的活动画面,其中一台红外相机拍摄到3只雄性黄腹角雉同框的珍贵影像。 

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3只雄性黄腹角雉同框的珍贵影像。  图片由车八岭保护区提供 

视频中,3只雄性黄腹角雉同时从镜头前走过,羽色艳丽,悠然自得。“相较于以往拍到的雄性、雌性单独画面,这次的影像尤为珍贵,证明了车八岭保护区经过40多年的持续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完整,黄腹角雉的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恢复和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车八岭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黄腹角雉和大熊猫一样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因雄鸟腹部羽毛呈皮黄色而得名,有“吉祥鸟”“寿鸡”之称。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400m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对栖息环境要求高,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繁殖成功率低。  

自2016年起,车八岭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合作,开展陆生大中型动物红外相机全境监测与评估,建立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首个大中型动物红外相机全境监测网络,2018年又建成了广东省第一个野生动物监测700兆网络基站,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境公里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照片和视频实时上传的自然保护区,并基于中国科技云率先在全国自然保护区自主研发了科研监测云服务平台。目前,红外相机已收集到野生动物有效照片和视频100多万份,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小灵猫、黄腹角雉、海南鳽、黄胸鹀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豹猫、水鹿、中华鬣羚、鸳鸯、蛇雕、松雀鹰、凤头鹰、白鹇、褐翅鸦鹃、小鸦鹃、白眉山鹧鸪、仙八色鸫等13种。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 通讯员 栾福臣 谭海蓉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