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市残联联合开展粤绣手工艺技能培训活动为残疾妇女解锁“新技能”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巾帼巧手计划”“美丽工坊”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帮助就业困难人群解决“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近日,市妇联、市残联及韶时绣苑等单位联合开展粤绣手工艺技能培训活动,活动共吸引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家长共30人参加。  

技能培训现场。

笔者走进培训课堂,韶关张九龄家族客家染织绣传承人、韶时绣苑非遗课程导师侯玉梅以及来自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非遗助残公益团队志愿者正在上课,学员们在聚精会神地学习。  

穿针、引线、描底……培训课堂上,侯玉梅和志愿者为学员介绍粤绣的历史,详细讲解刺绣工具的使用方法、粤绣基础针法等,学员们认真观摩、做好笔记,边上手实操边向老师请教,不一会儿,作品已初见雏形。  

“老师很有耐心,讲解很详细,我们上手都比较快。”学员宁女士表示,“通过这些培训班,让大家可以学到一门新手艺,能帮助残疾人拓宽创业就业的途径。”据了解,这不是宁女士第一次参加市妇联开展的此类培训活动。去年以来,市妇联联合市残联启动“巧手编织,共助康复”项目,以韶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主阵地,通过打造市妇联“妇女微家”链接的手工编织创业项目,围绕“华南虎生态文化内涵”主题,创作形态各异的文创产品,吸引带动有需要的残疾儿童家长和残疾妇女参与编织技艺的学习与制作,有效实现华南虎品牌宣传、妇女就业、企业用工、家庭康复的“多赢”目标,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  

在该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市妇联结合今年启动“善美巧手”妇女手工艺品制作培训活动,为残疾妇女开设专场培训。近年来,市妇联积极链接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帮助我市城乡妇女、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家长学习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助力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  

市妇联负责人介绍:“市妇联将继续关注困难人群就业创业,通过整合资源、联动配合,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妈妈岗’为载体,探索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径、新思路、新举措,帮助有需要的群体实现灵活就业,有效增收。”  



作者:颜素婷 摄影报道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