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南岭——广东省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稻田里·南岭秋收大会侧记

牛角声声祈愿,喜迎八方来客。9月23日,广东省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暨稻田里·南岭秋收大会在韶关乳源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领导嘉宾、农民代表、“三农”工作者等500余人齐聚世界过山瑶之乡,同赏乳桂走廊“十里秋收”乡村振兴画卷,品鉴瑶族传统长桌宴,共享丰收喜悦。

高科技谱写粮食丰收新篇章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当来宾们走上乳桂走廊这条“黄金大道”,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条美丽乡村画廊沿线设置有26公里最美瑶客民俗绿道、瑶客共生广场、湿地公园等精品景观,建设有蔬菜、瑶药、油茶三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云门生态文化旅游区、健康医养产业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480家,拥有高山蔬菜基地4万亩,灵芝基地1万亩,沃柑基地4万亩,香芋基地3万亩,西瓜、蓝莓、葡萄、稻田石鲤等多个特色项目。  

在瑶客共生广场的250亩连片稻田里,两架集结多个自动化系统的农业无人飞机腾空而起,向来宾展示我市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其革命性的共轴双旋翼设计,带来40公斤的喷洒与50公斤的播洒载重,可实现一小时320亩大田或60亩果树的高效率喷洒作业。  

来到碧草如茵的阳光湖农旅公园,领导嘉宾们走进一六镇全域空间种植示范项目现场。在系统化一体控制的温室大棚里,只见一棵棵生菜、小白菜被整整齐齐“码”上“墙”,长势良好。据介绍,在前沿立体种植技术的加持下,可实现全年12个月不间断种植,1亩地产量可抵15亩。  

这些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还有很多。当前,我市正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农业科技设施提档升级,有力保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更多元、更智能、更丰盈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及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19.63万亩,耕地中高标占比达84.67%,南雄市成功列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县;26个全省小型农田水利试点项目全面完工,为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百千万工程”擘画产业振兴大计

启动仪式现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综合成果展览展示、“粤·丰收”广东丰收好物展销、韶关市强镇富村公司特色展区等主题展览展示筑成一道靓丽的“丰”景线。  

南雄丝苗米、南岭屋脊茶、宝华有机山茶油、丹霞红肉蜜柚、张九龄宰相粉等一批韶关米、韶关油、韶关茶、韶关珍果、韶关食用菌等优质农产品为观众带来地道粤北“丰”味。  

大好“丰”景,大美“丰”味,得来不易。今年以来,韶关精心谋划做好乡村产业振兴这篇大文章,继续围绕“6+6”产业布局,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民拓展多种业态增收致富。  全面深入摸清105个乡镇(街道)、1444个村(社区)可利用资源资产,制定出台“一清单两图两表”,引导各镇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种养业智能楼房化养猪、高密度生态养鱼、“林光互补”等经济模式。今年来,全市新增高附加值产业项目814个,占比达67%。其中新丰县遥田镇引进观星农业公司发展牛蛙无污染养殖,试点推行“绿色牛蛙+沐泉鱼+光伏”模式,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污水全部回收利用、零排放,养殖基地占地总面积约116亩,仅牛蛙一项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0多万元、年利润200多万元;光伏发电总投资1300万元,装机总容量3.6兆瓦,年利润160万元。  

韶关推动在全市各涉农乡镇(街道)设立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强镇富村市场主体,探索出“强镇富村公司+物业出租经营+闲置资源盘活+社会有偿服务+乡村文旅运营+现代农业发展+助农服务体系”等“1+N”的经营合作模式,培育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目前105家镇级强镇富村公司中有102家强镇富村公司已实现盈利,已有31个公司累计营业额超500万元,带动105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占比87.24%,销售农(副)产品1.58亿元,解决就业人数3636人,支付农民薪酬1292.75万元,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建立并投入运营160个乡村振兴车间,带动村集体增收952.8万元。

全方位打造绿美韶关画卷

峰峦叠嶂的活动主会场阳光湖农旅公园,坐拥6000多亩绿地,是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赢得嘉宾一致好评。在瑶客共生广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乳源)示范点,嘉宾们对“樟榕合抱”奇观更是交口赞誉,纷纷拿出手机摄影留念。这对相附相依的古树被当地人称为“瑶汉同根树”。樟树树龄565年、榕树树龄115年,见证着在乳源这片土地上的瑶族和汉族同胞血脉相连、风雨同舟、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  

此次丰收节活动深度融入“绿美广东”元素,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在“樟榕合抱”树下,还向来宾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成果、绿美韶关建设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扛起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以创建“双国家公园”为抓手,深入推进绿美韶关生态建设,努力打造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名片,助力全省全力打好2023年绿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仗”。目前,全市各项任务排名情况均位居全省前列,六大行动方面可圈可点。  

全面完成了年度19.02万亩林分优化和9.46万亩重点工程造林任务,成为全省率先于5月底前完成造林任务的4个地级市之一;  

在落实全市8334株古树名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开发古树研学、森林康养旅游线路3条,成功打造仁化、翁源、乳源绿美古树乡村3个、古树公园1个,打造浈江区奎塘镇樟树林公园、乳源游溪镇“樟榕合抱公园”等以古树名木保护开发为主题的绿美广东示范点;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市上半年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6.3%。新增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个、第二批南粤森林人家11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完成14万多亩市属国有林场林地林木流转,实现财政收入4.85亿元;  

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建成13个森林城镇、26个绿色社区、10个五小场所、3所绿色学校,新增、提升公园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正着力打造翁源县“兰乡古韵”廊线二期、始兴县“粤赣驿道·客韵澄江”二期、乐昌市“稻樟飘香、粤北粮仓”北乡黄坌村等10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作为全省首场全程直播的“绿美广东竞风华”海选活动,我市敢为人先,高质量呈现了绿美韶关生态建设扎实举措和良好成效;在全省首创“河长+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五长联手”治理“河”“林”新模式;作为全省唯一的林业碳汇试点市,我市探索建立林业碳汇“增汇”模型和构建林业“碳库”,实现全国首单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全省首创林业碳汇组合保险,创新打造全省首个碳中和食品、全国首个山茶油碳中和产品。  

丰收的季节,是韶关最美的时节。金黄遍野、稻浪翻滚,鱼虾肥美、瓜果飘香,清新自然、郁郁葱葱。此时此刻的韶关,美在山水间、美在田野中、美在老百姓丰收的笑容里。丰美南岭,等你来打卡。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