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息与书相伴

或许是地缘,陋室总临近看书的地方。此前,旧居可眺韶关书城,出门右拐百余米便是。乔迁后,新居不远,便有一间风度书房。闲暇时,我时常漫步到书房,看感兴趣的书。 

风度书房读书乐。秋实 摄

看书,一个莫名的爱好。2018年我正读初中,语文成绩还可以,靠的就是作文得了高分。不仅被评优,还时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讲评。同学说我有“杀手锏”,嘴上谦虚一番,心里已然乐开了花。回首往昔,应是看书多的缘由。  

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个诗人,这想法曾经很是时尚,但心虚,怕说出来让人耻笑。为此,不自觉的找书读。看人家怎么写,并把好词佳句抄在一个笔记本上,词语不够用就“借点”。那时书少,有就拿来看。无论短篇、中篇、长篇,剧本也可,漫画也可。奉行拿来主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消化否另当别论。  

一次,父母给我平时吃不到的零食,当我拿到班上的时候,那可是直接吸引全班的眼球,赚足了我的虚荣心了。同桌看得眼馋,略施小计,投我所好,拿出他攒了几天钱才买到手的漫画,一番“讨价还价”,一袋零食换一本漫画书。零食就这样没了,怅然若失,看看书,却有更多慰藉,同学说我傻,至少也要换成两本吧,“交易”结束了,我也只能付之一笑。  

人若喜欢,是不需要别人督促的。爱书,泡书店就是常事。因为没钱,借买书之由行看书之便,纯属权宜之计。只看不买,有点像凿壁偷光,我得了人家好处,就有点惶惶不安。为避免店员说道,我走马灯般更换看书的位置。选择人多、店员照看不过来的地方,常常是蹲在书架最角落里。比如拿一本的书,到摆放长篇小说的书架下看。看到精彩的部分想带回家细细品味,奈何书城关灯的时间太早,店员又急着过他的夜生活,我只能趁店员还没有注意到我的时候多抄一点。由于心慌潦草,有点内容回家自己都认不出来了。店员看到我的“小动作”也只是笑笑,让我快点离开,够“宽宏大量”了。也有个别者,一付鄙视的样子,那眼神让人有些心悸。  

某日,在一张包装纸上看到《人间草木》简介,著者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汪曾祺。眼前好似一亮,“按图索骥”找到,读后如开洞天,感觉浓浓的烟火气扑来。虽然爱不释手,我却犹豫再三,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奈何购书就是少银子。囊中羞涩,苦辣酸楚,这感觉天地岂知,惟有自知。情到深处,藕断丝连,接连几日都在《人间草木》身边。依依不舍,生怕她被人“娶”走。这爱无法抗拒,折煞我也。惟有请入寒舍,执子相守。  

口袋有点钱时,作派则不同。2019年,我陪爷爷到广州看病。发现区庄立交桥旁有一间小小的《花城书店》。说小,是店里只有一个店员。奇异的是竟然有大书店看不到的、我喜欢诗人如艾青、林徽因、海子、泰戈尔等的小众书目居然在这里有。仿佛寻宝,我一下子就选中10多本,花费爷爷退休金的五分之一,堪称“血本”。最难忘的是,爷爷站在一旁看着,什么也没说。也许很少遇见如此“豪爽”的书痴吧?热情的店员,开心的我,花城如花,这是一种神采飞扬的感觉。那时节,我该是一个性价比高的“文青”吧。  

时代变化,书的阅读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语。网络新媒体、各种电子书、视频号、公众号风起云涌,开疆拓土。读书在多样化、专业化、休闲化之间交融。装修精致的书城,你可以在柔和的灯光下,点一杯咖啡,慢慢酌上一口,享受小资般的品读。简约的风度书房,如旅途驿站,进入就可随意阅读。或在校园、在图书馆,坐下静静地阅读。或在家中,躺在沙发上拿起手机阅读……  

独行于人世,有书相伴,他乡亦或遇故知。开怀时,书如家园。诗酒文茶,此心安处乃吾乡,闲与陶公话桑麻。  

看书,是很好很惬意的一件事。书是一座桥梁,有许多不曾谋面的人籍此交流;亦或是指点迷津的导师,答疑解惑;亦或是无拘束的朋友,一见如故。而夸夸其谈的“假大空”之流,亦混迹其中。遇此,则不相为谋。  

时光不息,相伴岁月。不知是书贴近了我,还是我走进了书。在人生一隅,书开启了一扇又一扇窗。游弋于书中,我往返于心灵的故乡。

作者:汪晓雨

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