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才“走进来”“留下来”——韶关推进大数据产业技能人才有效供给综述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本、发展之源。今年以来,我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大数据产业持续发力,掀起铆足干劲谋发展的热潮。随着极具开创性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大数据产业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为韶关大数据产业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注入澎湃动能。

揽才出实招  政策接地气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关键在人才。2021年10月18日,我市出台《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以下简称《韶关人才工程》)。这项政策,既是韶关立足当前、重用现有人才发出的“招贤榜”,更是韶关着眼长远、招揽四方英才发出的“求贤令”。  

《韶关人才工程》聚焦重点产业,既包括大数据、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工业产业,也涵盖现代农业、林业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建设,大数据产业是韶关聚焦的首要产业,人才政策,自然是产业在哪,政策就到哪。  

韶关人才工程由“1+3+11”的政策体系组成:“1”是指一个总的《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3”是指“南岭团队计划”“丹霞英才计划”“韶州工匠计划”三大人才计划;“11”是指11个配套政策文件。实施韶关市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引进和培育不少于100个南岭团队、5000名丹霞英才及10000名韶州工匠,经认定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100万元、15万元经费支持。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我市引进认定南岭团队2批次6个,还有1批5个团队已评审完;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6名、专业技术人才62名,招聘青年人才626名,申报韶州工匠793名;1名专家入选省重大人才计划的科技领军人才,这名人才就是通过南岭团队计划项目培育的。

优化软环境  提升竞争力

做好人才工作,人才服务是关键。为更好地服务人才,促进《韶关人才工程》落地落实,我市制定11项配套措施来予以支撑。这些措施涵盖资金管理、人才奖励、丹霞英才卡、子女入学、人才公寓、人才驿站等,共11个方面细致入微的配套文件,全方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丹霞英才卡’,可以享受安居保障、子女教育、公积金贷款等11项人才服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目前建有蓉城花园、金城小区、沙洲尾人才公寓近500套,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提供“一站式”拎包即住服务,满足各类人才的安居需求。  

同时,依托市县镇三级85个人才驿站平台,我市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及行业机构来韶在韶广泛开展人才交流,帮助人才在韶实现成果转化。2022年5月,我市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韶关行”系列活动,全年举办49场,有11名院士包括吴清平、高文、沈向洋等,1882名专家学者来韶参观考察,为韶关发展建言献策,达成意向项目110多项,柔性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

促产教融合  赋能大数据

2022年7月底,我市组织召开大数据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有效促进各技工院校进一步掌握大数据产业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等情况,为后续做好大数据产业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市人社部门密切跟踪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进度和企业落地进程等情况,积极对接大数据技能人才需求,持续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在韶技工院校与韶华科技、鹰硕集团、华韶数谷等大数据产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与本地企业、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校。我市还不断加大“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韶技工院校每年培养输出顶岗实习学生3000多人,着力扩大本地技能人才有效供给。  

聚焦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市积极引导在韶技工院校合理谋划布局大数据专业设置,加快推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内涵发展,夯实大数据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基础。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完成引导在韶技工院校培养大数据产业高技能人才共计623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前,我市正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让各路人才尤其是大数据产业人才“走进来”“留下来”,健全全方位的大数据产业人才政策体系,提供有温度有速度的人才服务模式,增强人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好地激发人才活力,为韶关大数据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兆宇

编辑:张惠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