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古道(三章)

至于这是第几次去西京古道,我已记不清了,我只记得,以往每一次徒步古道,都是挑着阳光明媚的日子,总以为,阳光下的古道,景色才是最迷人的,也最能领略古道的风采,心情自然就会如漫山黛绿,尽情舒展,即便随便摆个Pose,亦如山花般灿烂,摇曳生姿。  

都说全球气温普遍变暖,“小寒大寒,冷成一团”似乎已是记忆中的事了。然而,在古道风情小镇里,我却感受到了久违的大寒时节不一般的冷。  

透过车窗,沿路起伏的山峦迷雾缭绕,好似披了一件神秘的面纱,山坡延伸至公路两旁,朦胧中乍一看上去,好似诸方菩萨伸出臂膀,要将路人拥揽入怀。  

由于出门太急,脚上还穿着低帮家居棉鞋,当双脚踏出车门,过膝羽绒服还是没能抵挡得住古道风情小镇大寒时节不一般的冷。  

雨,如绒毛般轻拂脸庞,风也是柔柔的,要在其他时节,本也用不着撑伞,然此刻的风,此刻的雨,却让人有种“绵里藏刀”的感觉。一股寒流从羽绒服没有遮掩的脚踝处直往上窜,此时,能够稍微抵御寒冷的方式就只有跺脚了。

观澜书院

作为两千多年来西京古道必经之重地的大桥镇,因了通济桥之“大善大德”令人钦佩的故事而得名。而坐落在大桥河畔新书房村的“观澜书院”,其正门前方正对的即是奔流不息的大桥河水,临门观之,但见河水“波涛翻滚,后浪推前浪”。我想,此时,莘莘学子们心中若有不悦,或精神萎靡,定也如滔滔河水般,释然而过,浩然前行吧!

老屋村

十四对功名石,静静地立在池塘前,静静地和村庄、和屋子、和瓦砾、和老去的故事一起老了几百年。  

屋檐下,一串串火红火红的辣椒,还有那呈一字形排开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把我的记忆拉回了童年。  

坐在门槛上唠嗑的老奶奶,热情地用客家方言和我们打起了招呼,并和我们拉起了家常,这一拉便把我远去的岁月拉到了眼前。我的奶奶啊!曾经也如她们一样,乘着闲暇时光,怡然坐在门槛上,或缝补、或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的关于野人和鬼的故事。

文字:钟霞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