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短板如何补齐?婴幼儿托育服务“困境”引关注

前 言

0至3岁婴幼儿是“最柔软的群体”,伴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托育需求攀升,市场供给不足,3岁以下幼儿保育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托育宝宝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事物。邹方筱摄

0-3岁婴幼儿入托率仅5.5%

“马上7个月产假就要休完了,要返岗工作,小宝都不知道怎么办。”在自己的朋友间发出这样一条吐槽后,32岁的李小姐面露倦意,为了“带娃”问题,她已头疼许久,却始终找不到一条“双赢”之路,为此,她愁得整夜失眠。  

公婆远在外地,虽表示可以帮忙带娃,但是需要将宝宝送去外地。自己爸妈要帮忙照看哥哥的两个小孩,要再多带一个娃,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保姆或托育机构一时间又找不到靠谱且合适的。背负的房贷、车贷等生活压力,让她无法离职带娃,这些现实问题像座大山压在李颜身上,让她直呼“压力太大了,晚上无法入睡。”  

强行帮宝宝戒奶,送去外地后,李颜为自己的无可奈何崩溃地大哭了一场。  

在生活中,像李小姐一样的职场妈妈不在少数。目前,广东女职工顺产是178天的生育产假,剖宫产则是208天,宝宝7个月左右产假就结束了,回归职场后白天孩子谁带?  

大部分家庭选择请长辈帮忙。据原国家卫计委家庭司2016年委托研究机构开展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发现,近80%的婴幼儿由祖辈参与看护,有祖辈参与照看的家庭33.8%有托育需求,无祖辈参与照看的家庭托育需求达43.1%。  

另一部分家庭选择请保姆。家住武江区御龙湾的市民张丽因生下双胞胎后,长辈难以照顾,需得请保姆帮忙协助带娃。她先后通过熟人介绍和家政公司等多种渠道,找寻合适的保姆。找到靠谱的保姆后,她也不敢怠慢了对方,逢年过节都记着发红包。但即使如此,第一任保姆在工作数月后依然选择离职,使其再次陷入找保姆的尴尬境地之中。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也有妈妈表示,想将孩子送去专业规范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但奈何靠谱且价格合适的托育机构难寻。  

在2021年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公布目前我国4200万个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仅为5.5%。  

在我国三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市场实际的需求情况却并非如此。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最新调研显示,接受调研的家庭中仅有5%的家庭完全不需要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即剩下的95%的家庭均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需求,其中需求较为强烈的家庭约占84%。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其实较为复杂,前瞻认为是入托率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主要为供应服务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市场需求。

公立机构消失,私立机构发展缓慢

“现在都找不到公办的托儿所了呢?以前妈妈在工厂上班,就把我送去厂里的托儿所。她告诉我,那时候,我都是被她抱着去,抱着回的。因为早上没睡醒,晚上她下班,我已经睡着了。”忆起往昔,家住碧桂园·凯旋华府的市民杨娅直言童年让人无比怀念,同时,她告诉记者,那时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工厂普遍设有公立托儿所。  

这一消息,也得到家住沙湖天上虹的市民李军的证实。“我小时候,就在部队的托儿所上了小小班,,印象中,还记得院子里有一个大象滑滑梯。小时候,发现树上有一个窝,以为是鸟窝,结果竟是蚂蚁窝。”虽时隔较远,但是忆起往昔,李军似是打开记忆的匣子,记忆涌上心头。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不少国有企业和机关单位都开办了托儿所。而2003-2005年期间,这些托儿所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被逐渐“取缔”。  

公办的托育机构不可寻,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下,私立托育机构悄悄萌芽。  

时至今日,我市也涌现了众多托育机构,如佳诺智慧托育中心、花城蜜蜜、真爱幼幼……  

据市卫健局官方网站刊发的《韶关市备案通过的托育机构名单公示(2023年1月31日)》显示,目前,我市已有37家托育机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托育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备案通过。

我市私立托育机构存不足

经记者对我市公示的托育机构进行仔细观察,发现37家备案通过的托育机构中,浈江2家、武江5家、曲江3家、南雄7家、乐昌2家、仁化1家、始兴1家、翁源4家、新丰7家、乳源5家。  

这一数据,面对市民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来说,可谓是供不应求,缺口还很大。  

当前,我市托育机构普遍开设于面积大且人口密集型小区附近,如碧桂园凤凰城和太阳城、御龙湾、碧水花城等小区,小型小区或者老旧小区难觅其踪迹。而且,一些机构明明名称上写着“托育”的字眼,然招收的学生并非3岁以下婴幼儿,而是小学生,让人难以分辨。 



我市举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技术培训。 图片由市妇幼保健院提供 

除此之外,我市私立托育机构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  

位于武江区御龙湾小区的是一家自主创业型的托育机构。该机构由两间临街商铺装修而成,上下共三层,一层主要为婴幼儿玩耍区和休息区,二楼为学习区域,三楼阳台为运动区域。因面积相对较小,故而各个区域稍显狭窄(运动区域除外)。  

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机构非常重视婴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了食育、ECSTEM、艺术启蒙、逻辑思维等课程。除此之外,该机构可全日托、半日托和周末托,方便家长灵活选择,试托100元/天,正式托则1980元/月。  

而后,记者又去走访了位于五里亭桥头一家加盟型托育机构。该机构占地面积大,宽敞明亮,装修精致,功能齐全,游戏、学习、休息等区域布局合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课程设置上,该机构开设了童心童创、童诗童礼、童言童语、身体资源、奇思妙想、Musicbaby、逻辑数学等课程。而在饮食上,每周定制符合幼儿营养的食物、水果及点心,满足宝宝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当问及托育的价格时,负责人告诉记者,托育1年花费平均为2500余元/月,6个月则需2700余元/月,3个月则需2900余元/月(均含伙食费),试托1个月为1680元/月。  

对于上述的月平均托育费,记者随机咨询了身边的家长朋友,有人表示可以接受,有人则表示很贵。  

对此,有过送托经历的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单看月平均托育费,看上去似乎不算贵,但是如果加上宝宝的奶粉、尿片等养娃支出,房贷、车贷等以及日常生活开销,那么,经济压力就非常大了。”  

故而,当长辈催促其生二胎时,闻之,吴先生直言早已望而却步。  

诚然,“婴幼儿无人照料”似乎已成为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关键。而解决家庭“带娃难题”,似乎已成为引导家庭释放生育意愿的重要配套。  

同时,又因破解“带娃难题”能够缩短女性的职业断档期,有利于提高女性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稳定她们的劳动参与水平,被广大女性职工所呼吁。  

“休完产假后,虽然同事们对我和以前差不多,但是明显能感觉到,领导已经不把重要项目交给我了。”“生孩子期间,手里的不少客户和资源都分流了。回归职场,一切都要重新再来。”聊及产后回归职场,不少职场妈妈们如是说道。

全力打造托育服务体系

婴幼儿照护成本高、入托难是不少育龄家庭的痛点,“生了没人带”“双职工带娃难”等现实情况令人们生育意愿减弱。在“三孩”政策背景下,“幼有所育”被摆上重要位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省正全力从5个方面着手,加快创建生育友好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其中,便有建设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体系。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示范托育机构建设,市、县分别建成1个市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1家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  

为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任务落实,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发展,我市制定了《韶关市创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单位工作方案(试行)》(韶卫函〔2021〕97号)。力争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家示范性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2家以上托幼服务一体化幼儿园。创建周期为5年,自2021年起至2025年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4日,南雄市北城区托幼一体化教育建设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建设含1所8个班托育园、15个班幼儿园、48个班完全小学的综合一体化学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新增优质学位2700多个,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南雄北城区托幼一体化教育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图。南雄教育局提供 

同时,我市积极培育具有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并按年度任务目标要求推进年度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截至目前,经机构自主申报、县级初评推荐、市级复核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我市共有4家托育机构先后获评为“韶关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示范机构”。示范期为2023年3月-2026年3月。  

作为其中一家获评的示范托育机构,曲江区跳跳糖托育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认可,也是鞭策,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托育示范园的带头作用,为韶关托育行业的规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示范单位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促进全市婴幼儿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更加有力,对家庭科学养育指导能力持续增强,更多更好惠及婴幼儿家庭。”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为规范我市托育机构和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保障婴幼儿及儿童身心健康,受韶关市卫生健康局及市教育局委托,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积极组织开展托育(幼)机构卫生保健员培训活动,针对我市托育(幼)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设计培训内容,得到了广泛好评,为我市托育(幼)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训内容丰富,授课内容专业又实用。”“通过培训,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识和卫生管理技能,更对我们托育(幼)机构日常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加培训的卫生保健员纷纷如是表示。  

如今,致力于让“幼有所育”落到实处的各种有力举措,正在韶城各地积极探索、综合施策,全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未来可期。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方筱

编辑:廖卓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