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设计了固定菜单,会不会影响跟客人们交流季节性美食?”“我发现乡村适老化改造最难的点,不是设计,而是沟通。”这是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于日前在仁化董塘新龙村举办的“乡约在地”共创营活动中,15位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的具有科研、设计、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新村民”,在深入农户家开展调研活动时接连发出如此接地气的讨论。
据悉,自去年以来,“乡约在地”项目围绕发展“乡村庭院经济”和“乡村适老化改造”两条主线,相继邀请来自全国各地、背景各异的研究员和设计师组成调研团队,在新龙村开展了6期不同主题的共创营活动,帮助村民一点点实现“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并对23户特困老人家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适老化改造,让他们的家变得更安全舒适,生活变得更美好。
据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共创营的15位具有专业视角和外在能量的营员,结合自身专业及能力分别进入两个共创营进行沉浸式调研。
“村庄的沟通设计”营的8名营员通过实地走访、角色互换等形式,针对性地帮助村民翻译出“大脑中的意念”,助力村民充分展示自家庭院特色,发展“庭院经济”,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帮助他们增收;“乡村适老化改造宣传设计”营的7名营员通过与村民细致交流、和整座村子深入“对话”,对“适老化改造”如何与乡村融合进行深度思考,并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凝练、输出并进行现实转化,切实提升了该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将乡村的需求摆在首位,通过沉浸式融入,深入地沟通、有效地对接、精准地设计及专业的实操,让外来的具有温度的创意和想法能够在乡村的土壤里生根落地发芽,形成可以真正有效服务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源性共享内容,是‘乡约在地’项目持续开展公益共创营的初衷,也是助力我市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项具体有效的举措。”该负责人如是说。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海涛
责编:邱日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