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基层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记南雄“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张万燊

正月初七上午,记者来到南雄市水口镇大部村卫生站探访“最美基层医务工作者”张万燊,恰逢一位姓何的大姐从县城坐了40分钟的公交车赶来就诊。快人快语的何大姐告诉记者,早在20多年前,张医生与他父亲就在水口市场有口皆碑。“不论老人小孩生病都喜欢找张医生,是很厉害的医生。”她说,有病就找张医生,是她那时候就养成的习惯。  

原来,张万燊的父亲张振耕是大部村早年少有的高中生,后拜师专攻中医,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在父亲的熏陶下,张万燊也立志学医,1989年他从韶关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子承父业,只因父亲对他说,“我年纪大了,你不回来,这里的乡亲看病就不方便了。”  

何大姐的腰腿痛,张万燊医生为她打了一剂舒筋活络的针,稍事休息后,何大姐自述症状减轻了一些。“张医生的医术高明,一般小病小痛一两天后就药到病除。”一位骑着摩托来给腹泻的孩子抓药的男子也这么评价道。  

半个上午,记者看到十里八乡的群众走马灯似地在这所40平方米的卫生站进进出出,有被蚂蚁咬了的小男孩,有患了胃炎的男子,有干活儿伤了筋骨的主妇。他们和张医生用乡音默契地交流着。这里没有质疑,没有讨价还价,有的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大家最后带走的不像药片,更像一粒粒“安心丸”。  

当然,也有空手而归的人。一位开着轿车从县城来的男士经张医生诊断后疑似结石比较严重。卫生站条件有限,张医生嘱其家人赶紧陪他去大医院检查,并关心地询问他还能不能开车,要不要送他去医院。  

村里的卫生站和大医院不同,没有医生轮班,没有细分的科室,所有诊疗都靠张万燊自己,从看病开药打针到收费整个流程,都是他一个人完成。  

忙完一波儿,张医生终于有空和记者聊几句,“虽然只是个村卫生站,现在各乡镇都常有人来。有的来自县城、江头镇、湖口镇,有的来自黄坑镇、大塘镇甚至乌迳镇。元旦前后那段时间差不多一天接诊120人,持续了近半个月。只要大家需要我,我都会尽力而为。好在现在形势不错,总算不负重任,守住了乡亲们的健康,过了一个安稳的春节。”  

接过父亲衣钵,扎根基层33年,张万燊早已名声在外。和开头那位大姐一样,“有病就找张医生”已经成了众乡亲的信条。“这里不用挂号、排长队,不论什么疑难杂症,都是5元的诊断费。方便又经济。关键张医生的医德医术好。”一个来串门的村民说。记者也发现,半个上午,卫生站的收费语音播报多为20元、30元。  

“村里留守儿童、老人多,占常住人口的60%多。我这里以平价药为主,只要能解决大家的问题,平时也尽量少开药。像有些肠胃炎,不需要用药,饮食上调理一下就可以了。”张医生说。曾有个小孩浑身长满痤疮,四处求医无果,后来找到张医生,诊断为湿气太重,便叫家人为他熬黄糖生姜米酒喝,吃了一天,痤疮就消了一半。  

张万燊空闲时喜欢钻研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法。他的工作台上摆着好几本中医书法字帖,有《汤头歌诀》《伤寒论》《药性歌》。闲时他就边临摹边揣摩。曾经有个女性斑秃患者,头发稀少像刚出生的小孩子一样。张万燊试用中药和酒精为她治疗。过了一个多月,患者长出头发后,激动地来找他。“张医生,你还认不认识我?”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不少斑秃患者都慕名而来。  

多年来,张万燊谨记基层医生是构筑“全民健康”的基础力量,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他30年如一日地守护水口这片热土,经常半夜三更接到患者的求助电话便马不停蹄地下到村里为患者排忧解难,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  

他刻苦钻研,切实提高医疗技术和诊疗水平,全面启动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为群众提供中医服务,带动水口镇乃至周边乡镇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曾当选南雄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仅在湖口镇罗田村一个村,他先后为20多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广受群众好评。有的患者为表谢意,便给他送去自己种的冬笋、桔子。对张万燊而言,这是来自老百姓沉甸甸的认可。他说:“我是南雄200多个乡村医生中的普通一员。基层诊所小,责任不小,守护着周围老百姓的健康。必须用爱心和细心服务好每一位患者,病人康复了,就是我最大的慰藉。”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编辑:张惠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