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传统武术文化——韶关市第十一中学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侧记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清代作家袁枚写的小诗《苔》深受韶关市第十一中学师生喜爱。在校长钟洁看来,这所城郊学校正如长在石缝的“苔”,成立40多年来一直在默默生长,虽然尚未像优秀学校那样光彩夺目,但每天都在进步。特别是近几年,该校大力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以来,这片默默生长的“苔”,正变得更加自信,绽放出别样光彩。

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

走进市十一中,老旧整洁的校园并无太多特别之处,然内有乾坤。沿着校道前行,“精气神”三字透露着学校管理者对师生的期盼,几块比划着武打动作的人形立牌显示出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再往前走,一间不大起眼的武术馆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尚未靠近,便听到馆内传出充满气势的“哼哈”声,原来是武术兴趣小组的学生正在习武。眼下春寒料峭,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生们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展示南拳、咏春拳、刀、棍、剑等传统武术项目,不管男生女生,一招一式都非花拳绣腿而是真功夫。  

见记者造访,带队训练的老师李永意迎了上来。她告诉记者,学生们训练十分艰苦,每天要在跑道跑10圈热身、抡臂100个、拳法对练……不少学生的手掌已有厚厚的老茧,武术馆内的地垫被打烂了又更换上新的,但却很少听到他们喊累。  

武术兴趣小组可谓市十一中的“精锐部队”,在去年韶关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生“英东杯”武术竞赛中,他们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并包揽了15个武术项目中的7块金牌。不仅如此,传统武术还渗入该校方方面面,它是体育课堂教学科目,每天的武术大课间,全校学生齐打南拳的场景非常壮观。

潜移默化中培养品格

传统武术正是市十一中近年来打造的特色校园文化。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不少学校以戏曲、经典诵读、剪纸等作为特色项目,选择武术的并不多见。  

这所位于武江区西联镇的学校现有学生538名,他们大多来自周边村镇,有些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有限,学生显得自信不足。而学校教育经费有限,发展其他特色项目囊中羞涩。  

“人要立起来才能健康成长。”2016年,刚到该校任职不久的钟洁决定通过发展传统武术这一低成本项目,从而唤起师生的精气神。该校积极与韶关学院体育学院联系,请武术专项的学生到市十一中实习,教授师生武术专业知识。同时,组织体育老师外出培训,加强师资力量。  

武术文化正中该校学生“下怀”,习武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学生在家里也不忘练习,兴趣小组更是利用中午时间练功。正如武谚“习武先习德”,学生在习武前后都要行武术礼仪,潜移默化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也更有礼貌、更自信。  

“习武能强身健体、提升自信。它还让我感悟到坚持的力量,想学会一个动作,只要不怕苦、肯坚持都能成功。在学习上也是如此,我每天坚持背单词,难记的单词花多点时间背记,英语成绩进步不少。”该校八年级2班学生邓建鹏如是说。  

参加文艺汇演、比赛,该校学生多次在社会各界人民群众面前进行武术展示,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2018年,该校还获得了“韶关市文明校园”“韶关市五四红旗团委”“武江区教学进步奖单位”等荣誉。钟洁说,希望师生们以武健身、以武养德、以武育心、以武益智,他们也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字:李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