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坝村肆意生长的竹

竹是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历史悠久。古人爱竹,《尔雅·释地》有记载:“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意思是说,东南方出产的精美之物,有山阴县会稽山的细竹箭。竹,空心有竹节,唐朝宰相张九龄有诗云:“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这是古人以竹的构造来比喻高士的修身立节、谦虚内敛。  

文人爱竹,是因为竹有竹节不变的特点,竹笋出土前有多少根竹节,长大后数量依旧保持不变。在文人的眼中,常常将竹的这种特点拟人化为宁折不弯、刚正不阿。古往今来,关于竹的诗词歌赋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有屈原的“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的困苦艰难;有王维的“独坐竹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飘逸出尘;有苏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潇洒。文人雅士们寄情竹林,抚琴作画、吟诗赋词,与周公梦语,与竹声唱和。  

文人爱竹,爱的是竹的茎节通直、不弯折,具有不屈不挠、顽强向上的精神气质;爱的是竹与自身追求的高尚品格相互映照,却往往忘记了竹子本来的用途。譬如古代的竹简,在纸被发明前,竹简是重要的书写工具。又如至今沿用的乐器尺八、竹笛,尺八就取材于竹的根部,而竹笛则是用竹的中段制成。  

我走在下坝村的乡间小道上,虽是秋日,凉风习习,早晚有雾,但遍地都是夏季的味道。尤其是在竹子成林的地方——下坝村湿地公园码头旁,更是翠绿一片。这里的竹,并没有人修剪打理,它们生长的地方沿着竹林旁的北江河岸,一直延伸到通往山边村的山路旁。远远望去,虽不是齐齐整整,却蓊郁如盖,自有一番乡村的味道。在岸边清澈河水的映衬下,就像是张旭先生书写的狂草一样,气势相连而圆转,形态狂放却多变。这里的竹子,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当万物凋零时,都绿意常在,自由地生长。  

春季到来时,下坝村的竹笋一个个冒出地面,待它们的笋壳脱掉后,就从中间抽出竹枝。慢慢地,由竹笋变成的竹子就开始拔节,有的几个月就能长到十几米。通常,它们只是不断地升高,不会变粗。等开花结果之后,竹枝开始落叶,一直到枯黄、凋零。  

竹因种类不同,所需的生长环境也不尽相同。下坝村的竹子以毛竹居多,也有方竹和罗汉竹。毛竹常用于绿化造林、建工用材,喜潮湿的地方,怕强烈的阳光。而罗汉竹和方竹多用于庭院观赏,方竹也喜欢在阴凉处生长,而罗汉竹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长出供人欣赏的美好形态。  

下坝村的人喜爱种植竹子,因为竹子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能净化空气。每年竹笋冒出地面后,很快就会拔地而起,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两个月便可成大竹子,三年后可作为竹材。又因为竹的枝叶茂密,叶片宽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物质,城里的人们常栽种在房前屋后用于美化环境。下坝村的村民常将竹子种在码头前、山坡上、学校旁,让它们肆意生长。  

竹叶四季常绿,经冬不凋,常被人们与松树、梅花相提并论,称之为“岁寒三友”。于下坝村的村民而言,茁壮成长的竹子是一种能熬过严冬的多年生常绿植物,像是他们常年耕作的土地一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寄托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  

我站在下坝村湿地公园码头的竹林旁,远处吹来一阵秋风,风过竹林时传来“呼呼”的响声。于是,我侧耳细听,那是竹笛的声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在想,如果诗人李白来下坝村的话,是否会因为这样的笛声,而想起他的家乡呢?

作者:冬之声

编辑:张惠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