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如今,“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与国家行动。“双碳”目标将为我国带来哪些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要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要作出哪些努力?笔者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以下简称碳研院)双碳战略中心副主任蔡国田研究员进行解答。
机遇与挑战并存“双碳”推动深刻变革
双碳战略意义深远。蔡国田表示,双碳战略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对国际层面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这种影响包括全球产业结构重组,产业链优化,以及科技支撑与技术创新等等。蔡国田认为,“双碳战略”的实现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在化石能源时代,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国际上基本呈‘跟跑’局面,而今双碳时代,在许多技术层面的发展水平我国已居于国际领先。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例如海上风电及新能源汽车,国内发展十分迅速。”蔡国田解释道。
蔡国田说,碳排放广泛存在于能源、工业、交通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双碳战略的提出,难免会使得一些高耗能、高排放及生产效率低的行业产业难以生存,由此便会倒逼其转型升级,而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多举措助推“双碳”战略的同时,双碳目标也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统筹全省一盘棋广东走稳综合性“双碳”步伐
屡屡被提起的碳达峰碳中和这份考卷,广东应当如何作答?
2022年7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广东“双碳”新征程全面开启。
“这份实施意见的出台是广东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这能够促进全省上下在战略层面统一思想与认识。国家层面叫全国一盘棋,那广东省层面便可称为全省一盘棋。”蔡国田表示,《实施意见》将各举措的系统性,各政府部门间需要相互协调的关系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到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可见这是一个完全纲领性的文件。
针对“双碳”行动下广东省如何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蔡国田指出,节能降碳的举措是综合性的。在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的前提下,首先社会经济结构需要向低碳方向进行调整转变;其次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需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即现阶段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需要转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转变;再次,控制能源消费这个“大盘子”,为“双碳”工作提质增效。
建设“双碳”技术集成示范重要基地韶关潜力无限
2021年,广东省开展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区)建设,韶关成为首批省碳中和试点示范市,率先吹响了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的号角。韶关该如何把一时的领先变成持续的领先优势,继续发出“双碳”强音呢?
蔡国田认为,韶关应该抓住机遇、因地制宜,高瞻远瞩地将顶层架构做好,同时还要实实在在地去推动落地。比如针对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排放的二氧化碳,蔡国田认为韶关可以充分利用林业碳汇,通过碳普惠、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综合利用。
“韶关作为地级市的碳中和示范市,可以成为‘双碳’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蔡国田向笔者解释道,现阶段原有技术已成体系,并且还不断涌现很多新兴技术,这些新技术都需要找到应用场景,韶关的工业门类丰富,十分有利于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且有利于推动技术走向成熟,最终向全国推广应用。
蔡国田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体制机制的创新。碳中和涉及的面很广,原来的管理体制机制已不完全适应“双碳”工作的开展。一些区县级示范区,在很多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存在政策权限不足的问题,而韶关则可以在此方面做更多的探索,“这也是韶关在这一批试点示范市(区)中最具优势的地方”。
“要真正抓住核心就得去探索它的规律。韶关的能源与经济环境,各种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它们到底存在着哪些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应该要探究出来,否则之后的每一项决策就没法评价其影响和传导机制。这是我们对韶关最重要的一条建议。”蔡国田指出。
日前,碳研院双碳战略中心团队申报的《韶关市碳达峰、碳中和等应对气候变化事务实施方案》项目获批省级立项支持,未来将形成韶关市双碳行动的顶层设计,更好指导韶关的“双碳”行动。
发挥碳研院桥梁作用服务广东示范全国
在韶关做好绿色经济的大文章的过程中,作为碳中和“六个一”韶关模式中的核心的碳研院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蔡国田分析道,碳研院的重要职能在于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撑,做好战略研究。“碳研院最大的优势就是接近市场。”蔡国田认为,碳研院应利用共建单位的科研技术做技术集成,为最新的科研技术找到更多更好的应用场景,从而推动“双碳”技术实实在在地落地,架起双碳技术与应用市场的桥梁。
此外,碳研院作为中科院体系下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背靠雄厚的科研力量,应有意识地为地方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其次要“善于借助外力”,加强与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盘活各方资源并形成“创新网络”,这样能够真正把碳研院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蔡国田同时呼吁,“要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全民行动。在社会层面形成低碳共识,碳研院应积极到基层开展科普培训与工作指导,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双碳’工作的深切内涵与意义,促成全民参与低碳行动,这也是科研院所的使命所在。服务民众深刻理解顶层设计文件,才会转化成为全民减碳的实际行动。”
在采访最后蔡国田表示,成立一年来,碳研院已争取到不少项目,成效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对碳研院的认可。接下来,碳研院可以从不同的项目里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把工作做实,不断总结经验”,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提供宝贵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真经”。
作者:通讯员 邝珺
编辑:张惠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