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存在着数以万万亿计的微生物,而食用菌正是其中之一,它生于微末,汲取精华,终成于天时,这就是蘑菇的力量。食用菌是我市的特色产业,广东沐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和生态”)正是借助蘑菇的力量持续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位于曲江区白土镇的曲江区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还未进入沐和生态,一排排整齐的蘑菇菌棚便已映入眼帘。现代化厂房中,自动化的菌包生产线格外引人注目,高速运转的接种机外菌味飘香,工人穿行在生产线之间,有条不紊地做着分内工作。
“我们主要生产杏鲍菇,每天产菇量是20至25吨,同时推广香菇、灵芝、平菇等林下仿野生种植品种。从使用米糠、玉米芯、木屑等原材料生产菌包开始,通过配方搅拌到制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整个生产周期大概是55天。”站在菌包生产线前,广东沐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俊材告诉记者,沐和生态现有6台自动化接种机进行高速接种,每小时的接种效率可达4000袋。
沐和生态成立于2019年,是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生物”)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广东省食用菌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沐和生态充分借助星河生物20多年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等经验,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号召,建设食用菌产业助农基地,为乡村振兴、产业助农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2021年7月,沐和生态一期正式投产,日制袋菌包4万袋。今年11月7日,二期也投入了生产,日制袋菌包可达到9万至10万袋,日产菇量可达50吨。”广东沐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总工程师许喜佳表示,相比星河生物,沐和生态按照现代化建设厂区,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力成本会更节约一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报告同时指明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
只有优质的“种子”,才能培育出好的蘑菇,不断加大力度进行新菌种的研发是沐和生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法宝”。许喜佳告诉记者,“国家提倡种业发展,我们也非常重视对菌种的培育和研发,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在菌种中不断地进行选育和杂交,但即便是科技研发也不能走捷径,需要耐下心反反复复筛选,才能淘汰差的留下好的,让我们有自有菌种品种,解决知识产权的问题,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许喜佳介绍,菌种、配方、工艺三大模块是提升产能的关键。沐和生态除进行菌种选育、配方研发外,还持续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我们的生产方式以‘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远。”许喜佳介绍,沐和生态协调发展工厂化栽培和林下仿野生种植两种发展模式。在工厂化栽培方面,沐和生态以建设未来工厂为目标,以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生产全过程。沐和生态是全省联农带农输出点,以“集中专业制种,分散管理出菇”的方式,带动全省产业共建共享,按照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进行菌包生产,订单式分散到户进行出菇管理,是林下仿野生种植的有效方式。
“我们现在做好了香菇菌包准备发给农户,农户和我们签订有协议,我们会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采收的菇可自行销售,我们也可按协议价进行收购。农户做完自家农活,种菇可填补空余劳动时间,搭个简易棚,一户两口子可以做三四万包,最多可以做到5万包。”这种联农带农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沐和生态已辐射至市外,乃至省外。
据了解,沐和生态正紧紧抓住国家乡村振兴、产业助农大背景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在食用菌行业累积的技术、市场、渠道、研发等优势,稳健布局,创新守诚,力争在2到3年内把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助农基地打造成国家级食用菌全产业链平台基地。同时,依托曲江区的区位优势、地理环境、便捷交通,立足韶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为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美味健康的食用菌系列产品。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琳珍
编辑:张惠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