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仙人塔

仙人塔(如下图)位于曲江区大塘镇新桥村委会上新塘村南约1000米,面积9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该塔为研究宋代建筑技术、风格、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79年12月被确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据曲江区文史工作者介绍,这座古塔与六祖惠能有关。  

相传,古时惠能代表佛教要在大塘新桥杨屋村背的山上建一座塔,陈亚仙代表道教要在韶州南门外的河心小岛上建造一座通天柱。两人约定,在三更鸡鸣以前建成为胜。陈亚仙为了抢在惠能之前建好南门通天柱,就将枫湾的石头变成了大小猪仔赶往韶州,结果石头比陈亚仙跑得还快,陈亚仙落在了后面。惠能知道了,变成一个老太婆坐在路边等陈亚仙。陈亚仙见了便上前问她:“你看见猪仔跑去韶州吗?”老太婆回答:“没看到猪仔,只看见石头。”陈亚仙的法术被点破,石头便不会动了,南门通天柱也建不成了。陈亚仙急了,便学起鸡叫,引得周边雄鸡都叫起来,意味着约定的时间到了。惠能建的塔这时还没有完工,一阵风刮过来,竟将未建好的塔顶刮到了对面的山顶。因此,这座塔也就只有六层,没有塔顶。因为塔是惠能运用神力一夜之间建造起来的,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仙人塔”。  

曲江文史专家发现在古塔对面那座海拔309米的山上确有一座与塔顶相似的建筑。一直以来,当地百姓都认为这就是从仙人塔飞过去的塔顶。曲江区考古人员对该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山上建筑与对面的仙人塔遥遥相对,实际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建筑下大上细,呈圆锥形,残高2.5米,上部直径4米,下部直径约4.8-5米,墙厚40厘米,为灰沙与石头砌成。  

经考古人员综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认定这是古代的一座烽火台,用于发布军事情报用的。从台上往下看,这里属于一个视野开阔的三角地带,南面是一条通往清化(现始兴隘子一带)的古驿道,北面又是一条通往清化和翁源的古驿道,是古代从清化和翁源前往韶州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史书记载,曲江大塘新桥一带曾经是古战场,南朝陈武帝年间,侯安都曾率兵数百在此打过一仗,位于仙人塔下的和溪太庙就是为纪念侯安都而建的。  

现在的仙人塔应为纪念塔,北宋建。塔坐东南向西北,6层8角形穿壁绕平座阁式砖塔(7层以上毁),缺顶。青砖筑,黄泥浆填缝。砖厚薄相间,无规律,呈现出奇妙的错杂美。中空,残高26.26米。首层高4.51米、边长2.75米、外径6.47米、内径2.09米、墙厚2.35米、次层高3.76米,层层稍收分,檐线分明。每层每面均有圭形门或假门,倚柱、假柱将面分3间,柱上砖砌普柏枋;转角倚柱上置1朵1斗5升斗拱。仙人塔拔地倚天、结构严谨、形象浑穆、气态堂皇、威严四射,如撑天巨柱。  

文/图:秋实

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