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化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盘活资源,以规范治理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奋力开创仁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成为全省除珠三角地区以外成功创建的首个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被列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环丹霞山美丽乡村。龙全明摄
颗粒归仓。吴颂丹摄
丰收了,农民笑了。肖晓珍摄
2022年仁化县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仁化县委宣传部提供
丹霞冶炼厂新貌。黄荣坤摄
城口红军街引游人。谭慧娴摄
仁化县城新貌。龙全明摄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仁化县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或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省级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双变”试点等16个国家、省、市试点建设,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着力构建以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绿色工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迈上百亿元台阶。
工业方面,该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双区”创新资源,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新模式,以凡口、丹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建设为牵引,大力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在盘活1900余亩的基础上再盘活闲置土地约300亩,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努力发展绿色工业。
农业方面,该县以推进省级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9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65个,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20个、专业镇7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9家,省级“菜篮子”基地3家,有柑橘和牛羊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申报贡柑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3510”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村产业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打造了环丹及“四沿”美丽乡村示范片、“沿省际边界”示范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片等,全县5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全域旅游方面,该县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省唯一一个以长征为主题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顺利开馆,成功打造5个国家3A级景区,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城口历史文化小镇入选广东省特色小镇,仁化红色文化乡村游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精品线路,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该县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能,县城区水源地水质和全县主要江河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多项生态核心指标稳中有升且居全市前列,市对县河长制考核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是全市唯一完成“十三五”能耗“双控”目标的县(市、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位列全省前列;以省级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县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9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78%,实现创森“双备案”、国家森林城市(县级)33项指标全部自评达标。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仁化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3174户9123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4+2+2”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省级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多年获优秀等次;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径,完成北门片区、丹霞新城路网、丹霞新城全民健身广场等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县城污水管网工程,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仁爱仁化”精神深入人心,成功打造崇仁博爱、生态活力、幸福宜居的“仁爱之城”,成为全省珠三角以外成功创建的首个全国文明城市,被列入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用心用情解决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成为全省首批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试点县。
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该县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连续三年被市评为优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三个阶段均被市评为优秀,平安仁化建设各项指标均排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工作满意度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于全省、全市前列,董塘镇新龙村被中央农办认定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并获评联合国“2021亚洲都市景观奖”;红山镇新白村被中组部纳入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先行试点;2019年、2020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为主线,创新建立“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党支部“互学互帮互促”等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人员力量下沉基层一线,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民情夜访”工作获评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和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一线双联”、党支部“互学互帮互促”工作获评韶关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特别是2022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全县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迅速行动、尽锐出战,3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力推进防汛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
作者:林志明 建喜 整理
编辑:张惠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