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区江湾镇湖洋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委员杨桂香违规申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市纪委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一个缩影。
2018年以来,市纪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精准执纪、严肃问责,为脱贫攻坚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全市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56条,立案查处222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1人。
靠前指挥层层压实责任
市委、市纪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强化脱贫攻坚责任意识,自上而下抓紧压实工作责任,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
市委牵头成立脱贫攻坚工作督导组,深入8个县(市、区)32个省定贫困村进行督导,对在督导中发现存在问题的19名驻镇驻村干部、镇村干部和5个扶贫单位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并要求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谈话。
围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制定出台《韶关市基层正风反腐三年(2018-2020年)行动实施方案》《韶关市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市纪委主要领导多次到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和镇村一线调研、检查、指导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针对镇级纪委及纪委委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强化镇级纪委及纪委委员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精准破解镇级纪委及纪委委员“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如何做好”监督难题;开展以扶贫领域“微腐败”为主要内容的深调研,出台整治基层“微腐败”24项具体对策措施,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合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为有效攻克堡垒,打好打赢战役,市纪委与市扶贫办、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审计局等14个单位成立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部门协作机制。通过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进行线索移送、情况通报、工作衔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开展监督的再监督。去年5月至6月,对10个县(市、区)省定贫困村专项巡察工作、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新时期精准扶贫“回头看”自查自纠工作等情况开展了两轮专项督导检查,组织市审计部门采取异地交叉审计的方式对10个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跟踪审计。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驻在优势,加强对其监督单位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及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问题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细致排查深挖问题线索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市纪委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在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拓展问题线索来源,架起纪律“高压线”。
“绝不漏掉一个问题线索”是市纪委的坚定态度。为此,市纪委组建55人暗访队伍,重点对扶贫干部作风、有关党组织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和扶贫政策、资金落实等情况开展经常性暗访;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统筹协调市县两级巡察机构对全市111个养老机构开展专项巡察,共移交问题线索68条,推动立案查处42人,诫勉谈话及组织处理90人;全面完成全市278个省定贫困村的专项巡察,提前一年多实现全市省定贫困村专项巡察全覆盖,共移交问题线索157条,推动立案查处73人,有效推动了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去年年初,市纪委还联合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县(市、区)扶贫领域等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80个。
严查快办形成强力震慑
市纪委坚持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零容忍”,对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行为从严快办,不断释放扶贫领域问题执纪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
坚持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及时研判分析,优先转办交办;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及时加以处置。去年以来,全市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456件,处理率和回复率均为100%。
“要确保每分每厘‘救命钱’都真正用到贫困群众身上。”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纪委对问题反映强烈、情节严重的重点问题线索,通过提级直查、领导包案、联合查办、现场督导等方式进行直查督办,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与此同时,用好通报曝光利器,强化警示震慑,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去年以来,市纪委充分运用韶关廉政网、“韶关廉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选准扶贫领域典型问题和案例进行通报,不断提升通报曝光频次,传导压力和责任,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遵规守纪。2018年全市共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问题112个174人次。
文字:韶纪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