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路上奋力前行

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韶关所处的粤北山区规划建设为北部生态发展区。

▲市区芙蓉山春色。资料图片

韶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积极顺应区域发展战略新变化,围绕省委提出的“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新定位,坚持干字当头、问题导向、重点发力、以上率下,努力向着把韶关建设成为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目标奋进。

号角嘹亮,战鼓擂响,一场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仗”在韶关打响!

立足优势,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韶关是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重点林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5%,被誉为北回归线同纬度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块绿洲,是广东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丰富而优质的生态资源是韶关人引以为傲的资本。韶关在发展过程中,亦突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近几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值达到90%以上;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优良比例100%,是全省唯一无黑臭水体的设区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考核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均稳居全省第一。

▲生态环璄优美的南水湖。资料图片

2018年,韶关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初步划定1000平方公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全国试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验收。

与此同时,韶关以深入打造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为抓手,全面划定生态红线,去年完成造林更新34万亩、森林碳汇造林5万亩,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省级示范点126个。车八岭被评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仁化被评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县,翁源江尾被评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林下经济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去年,韶关大力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扩大烟花爆竹禁燃范围,实行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常态化管理。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调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禁养区3440平方公里,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场264个,处理“散乱污”案件569宗,新建生活污水管网615公里,完成市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违法项目整治。土壤防治先行区建设按期推进,依法关闭并复绿6个矿点,大宝山片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天的韶关,青山如黛、碧水穿城,河清岸绿、澄江如练。人人向往的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宜居家园,在这成为寻常现实。

绿色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生态优势是韶关发展的核心优势。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韶关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市委书记李红军指出,韶关要积极顺应区域发展战略新变化,围绕省委提出的新定位,以干字当头、问题导向、重点发力、以上率下,把韶关建设成为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

李红军在今年省“两会”韶关市代表团向媒体开放团组会议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韶关一方面要坚持全域高水平保护,另一方面要坚持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韶关将结合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深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集约、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大数据、医药健康、生态农业、旅游等与功能区定位相匹配的新兴支柱产业,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硕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资料图片

坐拥良好生态,韶关如何吃好这碗“生态饭”?对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有哪些具体部署?李红军表示,韶关生态基础良好、优势突出,要推进生态产业化,为全省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前景可期、大有可为。去年,韶关通过开展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园区三年提升计划、启动百家优质企业倍增计划等,为推进产业生态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激活了发展动能。

▲乡村旅游民宿“丹霞印象”。资料图片

接下来,韶关将在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点推进大丹霞等四大核心景区建设和市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全力抓好丹霞山南门、西南门、西门和东南门规划建设,把丹霞山与市区连通起来。深入挖掘韶乐、禅宗、姓氏、客家、瑶族、红色、生态等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养生健康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串联旅游景点、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更有特色的酒店民宿,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击楫扬帆,奋力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

韶关的优势在绿色发展,出路也在绿色发展。

近年来,全市各地全力践行新发展理念,狠抓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乐昌“岭南天”茶。资料图片

韶关农业基础厚实,目前已形成优质稻、蔬菜、竹子、水果、畜禽、优质鱼六大主导产业,茶叶、油茶、中药材、花卉、蚕桑、黄烟六大特色产业的“6+6”发展格局。接下来,韶关将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规划,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大力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说起旅游业,韶关作为粤港澳地区最美丽的后花园,具有浓郁的地域人文、生态、景观旅游资源禀赋,全域旅游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790万人次,旅游收入453亿元,分别增长12%和13.8%;刚刚过去的2019年春节黄金周,韶关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共接待游客257.86万人次,旅游收入14.47亿元。

生态农业富农兴村,生态旅游富民强市,而生态工业则是让我市挺起“韶关制造”的脊梁。目前,韶关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促进优质资源要素向先进企业集聚。

▲韶钢智慧中心。资料图片

去年,我市加快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技改项目220个,技改投资完成61亿元,其中就有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有关项目。

韶钢,曾经的辉煌令人艳羡,但前些年受大环境影响,企业遭到重创,经营每况愈下,连年亏损。改革才有出路!韶钢大刀阔斧改革:以钢铁业为核心产业,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致力于将韶钢打造为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成为宝武集团高端棒线材制造基地。

在改革的阵痛中,韶钢得以脱胎换骨,成功转型,重焕活力: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达25亿元,创造韶钢历史纪录。更值得骄傲的是,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使用韶钢牌钢材达17.9万吨,占主体工程用钢量的70%。

而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东阳光集团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小分子药、生物药、新材料、智能器件和食品、化妆品、养生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铝箔生产基地。该公司依靠创新驱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绿色环保新技术应用,每年可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113吨,成为韶关绿色高端制造业的标杆。“我们开发了多重水煮的化成工艺,每年可以节电1亿多千瓦时。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绿色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使得每年节约的标煤达到1万多吨。”面对记者采访,该公司总工程师吕根品说道。

2018年,韶关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省重点实验室取得零的突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投资分别增长11%、60%,均居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八市第二位。现代服务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7%和17%,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4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

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时不我待

韶关,正击楫扬帆

奋力书写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崭新答卷!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薛柏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