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显成效

仁化县开展锦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清理河道201公里,关闭养殖场287家,锦江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董塘100MW光伏扶贫与土壤修复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已完成并联网发电,不仅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年均增收1047元,还逐步修复还原近2000亩被污染场地;  

采取“公司+高校+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仁化县荣获“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县”、长江镇被评为“中国毛竹之乡”……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仁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成果。2018年,该县高分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年度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可圈可点。

丹霞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仁化县委办

科学划分发展功能区域

仁化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广东省重点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92%,位居全市县(市、区)前列。“曾几何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像紧箍咒一样套在执政者头上,想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遇到环保各种掣肘。”仁化县委书记林国华表示,省委提出“一核一带一区”新发展格局,韶关市被定位为北部生态发展区,仁化县立足新定位,坚持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的比较劣势秒变比较优势。  

该县转变过去依靠珠三角产业溢出带动梯次发展的单一发展思路,突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仁化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仁化县“一三九”发展战略,科学划分县域发展功能区域。其中,西部片区以董塘镇为重点,借力产业共建,作为生态工业和工业旅游结构板块;中部、东部和南部片区重点作为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农业休闲结构板块,重点打造丹霞生态旅游小镇、周田镇旅游配套服务中心小镇、大桥镇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小镇,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北部片区重点作为生态农业农村结构板块,以城口镇、长江镇为重点,打造粤湘赣省际廊道。同时,建立与功能区战略相配套的承接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机制、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等,对各镇(街)实行差别化绩效评价和考核。

转型升级守住生态底线

“仁化的发展必须守住生态底线,必须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采访中,林国华告诉笔者,仁化县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追求科技含量高、环境负载少的项目,拒绝了20多家“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入驻发展,招商引进的环保无污染的韶能本色丹霞纸品项目等已试运行生产,协助仁化县华粤煤矸石电力有限公司完成全省唯一的生物质耦合燃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建设,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由一家传统氧化锌企业成功转型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整治后的仁化石塘光明村马斯垇村庄秀美宜人。 朱家强 摄

仁化还依托丹霞山和周边的青山绿水,发展起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等低碳产业,生态经济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如今,有50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了蛇离梯田、红山茶园、大桥金柚等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开发五马寨生态园、丹霞灵溪等生态旅游景区(点)。  

去年,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举行的林业碳普惠项目(PHCER)竞价活动中,该县城口镇上寨村委会等14个贫困村合计56849吨当量成功参与竞价交易,最终成交价为16.32元/吨,合计交易92.78万元,为14个贫困村村民带来了可喜的收益。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

“加减法”全力提升生态环境

在加快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中,仁化县运用“生态加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恢复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025亩,实施生态景区林带工程14宗,完成乡村美化绿化示范点14个。长江镇荣获“中国毛竹之乡”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镇,省际绿色生态景观长廊效应明显。  

不仅“加法”做得很出彩,仁化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样大手笔。去年,划定畜禽禁养区616.4平方公里,关闭养殖场287家,拆除养殖场面积21.44万平方米。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扎实推进锦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修建农村垃圾收集点2742个,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和保洁体系实现县域全覆盖。  

过去一年,仁化县空气质量优良率96.5%,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仁化居民群众正享受着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仰头见蓝的惬意生活。

文字:特约记者 谭玉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