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在希望的田野上——梅花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乐昌市梅花镇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动能试验区、先导区,开创了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


图为百臻农业生态园的大棚蔬菜,由于品质优良而畅销珠三角地区。肖世喆 摄

图为许多亲子游客在百臻农业生态园的猕猴桃果园体验采摘果实的乐趣。肖世喆 摄


梅花镇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大镇,如何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一二三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兴旺。笔者日前来到梅花镇采访。  

  

梅花镇位于乐昌市西北部,京珠高速、乐广高速、G240(坪乳线)、乐梅公路贯穿境内,是“梅辽四地”(梅花、秀水、沙坪、云岩4个镇的简称)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1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15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97.77平方千米,2021年末全镇户籍人口60744人。

  

第一产业: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作为农业大镇的梅花镇,注重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融合发展之路。  

  

该镇百臻生态农业园,园区设有现代农业农作物良种良法繁育区、粮食种植区、水果种植区、蔬菜种植区、稻鱼养殖区、禽畜放养区、油茶种植区、湘莲黄花菜种赏区、百果园及百臻山庄,占地面积约2.3万亩。带动着梅辽四地的农户走产业致富,务工人员均由辖区自然村人员承担,带动农户1560多户,平均每个农户年增收约1万元。  

  

“梅花猪”是梅花镇养殖业一张靓丽的名片,可谓家喻户晓。梅花养殖场最初是以散养的模式,建了一个传统的养猪场,规模小、效益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养殖方式必将淘汰,必须走科学化、规模化的道路。2021年,他们响应国家政策,投入260多万元扩大养殖规模,改造完善猪场环保措施,利用管道排污,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并聘请广东利生源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张源生博士和乐昌市畜牧兽医水产事务中心梁冠博士对梅花猪的保种繁育和品质提升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开发研究与保护,扩大种群数量,提高生产性能和种群品质。现在养殖场内有母猪400多头,肉猪存栏3000多头,分发散户放养2000多头,解决了50多户农户就业问题。他们计划在2023至2025年,通过土地流转将养殖规模扩大至500多亩,年产肉猪30000头以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第二产业:发挥资源禀赋助推企业上规模

  

梅花镇大力引入外部人力和资源来促进当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吸引更多回乡人员、资源、信息助力乡村振兴。  

  笔者来到梅花镇祥森凯利门窗厂,走进产品陈列室,各式各样精美的门和窗,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我们的门窗样式都是最新潮的,产品质量过得硬,但是我们的价格比珠三角地区的同类产品要便宜。”年轻的陈总向记者介绍时,脸上充满了自信:“我们的设计人员基本上都是返乡人员,他们敢想敢干,几年来获得了10多个专利技术。去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我们的业务反而逆势上扬,销售额接近2000万元,因为我们充分应用电商这一崭新的销售模式以及物流的便利。从办厂以来,我们一直优先聘请当地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工作的人员,并大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在家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厂带动村民就业130多人,其中包括地方低保户人员3人。镇委、镇政府对我们非常重视和支持,又为我们划拨了一块工业用地,接下来我们将再搭建一个车间,将产量和销售额再翻一番!”  

  

在梅花鑫星子姜辣椒厂。杨水星经理告诉笔者:2008年初,他通过走访全国各地多家食品加工厂,综合市场行情并结合梅花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梅花镇创办鑫星子姜辣椒厂。产品上市后,由于质量可靠、风味独特,深受广大客户好评,产品供不应求,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已经形成了“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去年的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  

  

大朗镇驻梅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结合大朗镇毛织产业的特色资源优势,创建乡村振兴车间,利用梅花村委会一楼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闲置场地,投入资金约35万元,购置设备60台,建设运营了韶关市第一家乡村振兴车间,2021年至今为梅花村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4万元。此后又在第一书记挂点的村和离镇中心较远的村开设车间分厂,通过发展,相继成立了5家振兴车间,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组织了“十期百人百天”技能大培训,帮助6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第三产业:挖掘红色资源促进旅游综合效应

  

梅花镇红色资源特别丰富。1928年1月7日,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军,以国民革命军第16军140团番号的部队(约1000人)进驻杨家寨,成功策划了湘南起义。  

  

1931年2月1日,红七军在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的带领下经三和墟进入梅花草家坪村,军指挥部设在莲花坛古庙,但不久即遭到国民党围攻,激战中,杀伤敌人千余名,红七军亦伤亡700多人,李谦师长光荣牺牲,这就是著名的梅花战役。  

  

梅花镇这些红色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近年来,该镇委、镇政府以建立红七军历史纪念园和大坪古村落为契机,收集整理红七军开展革命活动留下的红色故事和遗留文物,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为建立红色村史馆奠定基础,全力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利用旅游业“吃、住、游、购”的综合效应,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张波 建喜 肖世喆

编辑:杨嘉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