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河滨公园江风和熙,绿叶葳蕤。河堤边有三三两两散步的行人,树底下有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舞的阿婆大伯,亭榭里有聚精会神的对弈者,还有绿叶深处窃窃私语的情侣……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市民生活温馨和谐。
环境优美舒适的浈江河畔。 张伟 摄
自我市开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创文主战场之一的浈江区便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标准,不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市容市貌,提升市民素质,浈江两岸处处盛开文明之花。
在过去的2018年,浈江区加快了文明创建步伐,以孜孜以求的态度、永不懈怠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扎实推进各项创文工作并取得实效,助推我市善美之城建设更上一层楼。
抓整治 塑品格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风度九龄传统文化周进校园暨2018年韶关市浈江区中小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文明墙绘扮靓韶城。
少年强则中华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仅事关无数家庭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浈江区大力整治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引领未成年成长,塑造未成年人思想品格,全面推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
为解决校园周边脏乱差的卫生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浈江区执法部门开展了乱摆卖、“三无食品”、交通秩序混乱以及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及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等娱乐场所的检查整治工作。
对辖区私立幼儿园进行全面检查,签订责任书。民警以徒步巡逻和值班民警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每日坚持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重点时间段对学校及周边加强巡逻执勤。夜间采取警车机动巡逻的方式,在重点学校周边以及学生上、下晚自习的重点路段进行巡逻,发现有不良少年、外校学生在校园周边游荡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控制校园周边治安案件的发生。该区以公安民警为主、其它相关部门为辅,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为校园及其周边的安全保驾护航。
据统计,2018年该区设立“护校岗”4个,在校园周边建立治安岗亭32个,出动警力380人次、车辆120台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90人,排查整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32处,排查校园周边治安乱点38处,选派法治副校长(辅导员)13人,开展安全讲座26次,指导开展演练7次,张贴宣传海报300张,发放宣传手册1200余份。开展安全讲座26次,指导开展演练8次。
为确保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该区交警部门积极做好学校周边的交通标识标线的规划,城管、食药监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风采实验学校前的峰前街改成单行道,增设了单行标识,实行错峰放学;浈江区实验学校在车辆来车方向设置了“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等标志,路面铺设了减速带。
城管部门在和平路小学周边、风采实验学校周边、浈江区实验学校周边的道路与人行道之间加装了交通护栏,学校周边复绿,在学校周边道路开展了“白改黑”改造,减少了车辆通过的噪音。
区食药监局组织开展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销售价格相对低廉的油炸面制品、糕点、豆制品等为重点,检查食品销售经营户主体资格是否合法,销售的“五毛食品”是否属于“五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无食品标签)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假冒伪劣食品。
学校周边车辆停放有序了,不文明交通行为改善了,占道经营对学校的干扰少了,“五无”食品消失了,城市喧嚣中校园这片净土得到了有效维护,市民无不举起大拇指点赞。
该区还以社区为阵地大力推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人成长的浓厚的文化与思想氛围。
文化站免费对社区青少年开放,建成25个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积极开展美术、书法、舞蹈、卫生保洁、科普知识讲座、法律法规等为主题的宣传讲座,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利用假期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据统计,该区各镇办社区共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活动240场次,召集社区家长举办家庭教育活动126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达7200人。
此外,各社区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服务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的乐趣。社区还加强了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困难家庭子女和心理不健康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关心。如车站办,今年共发动辖区人大代表捐款5万元,慰问了残疾儿童家庭50户,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
整设施 强管理
打造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
城市硬件设施是承载城市文明的物质基础,是改善社会民生,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一环,离开这个基础,创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浈江区是老城区比重最大的一个区,强基础、补短板的任务十分艰巨。
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浈江区在2018年以城市提升工作为抓手,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大力推进项目实施力度,城市提升取得丰硕成果,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提升了城市品位。
百年东街整治修缮项目试验段(B段)完工,重现百年老街当年风采。在小岛慢行系统、公园及休闲广场增设石凳,市民从此可以静坐小憩,从容享受江边美景。改造提升皇景路路面,该区域居民回家的车轮子快起来啦。凤凰路帽峰桥头红绿灯节点绿化提升工程6项工程完工,市容市貌有了根本改观……
老旧小区改造也在加速推进。不仅小区功能设施得到了完善和优化,社区特色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如明珠园打造成以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德美小区,锦园小区打造成以工矿精神为主题的工矿精神小区,广铁一线小区打造成以党群连心互助社为主题的党群连心互助小区。
有感于小区环境改善,锦园小区居民自创歌曲《美丽锦园我的家》来歌颂党的好政策,赞美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
硬件建设要抓,作为软环境的城市管理工作更不能松劲。2018年,浈江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在探索建立符合浈江实际的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不少突破性的进展。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路长制”等管理制度。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各级领导“包片”“包路”“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使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极大地提高了执行力。
城市管理综合整治行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整治夜宵摊档,整治乱摆卖,整治车辆乱停放,专项整治行动与联合执法行动并用,各种城市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在市区开展的“十大最差路段”整改中,该区以问题为导向大力开展整治行动,第一期入选“十大最差路段”的风采路、和平路、升平路、韶南大道顺利“摘帽”。拆除违建302宗,拆除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完成率为121.01%,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筑的蔓延。
为优化管理模式,浈江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车站办全域市场化管理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服务公司采取先难后易、堵疏结合的工作方式,使综合治理高效、常态、及时地开展。
重宣传 勤实践
人人参与文明“大合唱”
志愿服务让旅客温暖回家。
如何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是文明创建成功的关键。在过去的一年里,浈江区充分发挥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着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市民群众纷纷加入文明创建的“大合唱”中。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形式。浈江区充分利用“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建党”“建军”“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宣传我市的文明创建工作,弘扬社会正能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群众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又受到了文明的熏陶。据统计,2018年浈江区开展的主题活动达126场,其中2018年广东风度九龄文化周(韶关·浈江)活动,晚会通过网络直播,点击率高达10万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建设,让公民道德建设有了新阵地,浈江区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开展各种宣讲活动20多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该区文明创建的一个新亮点。
志愿服务是浈江区创文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明劝导、交通引导、春运服务、旅游咨询、创文宣传,各种场合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去年春运期间,浈江区志愿者联合会、韶关市乐善义工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了以“善美志愿行温暖回家路”为主题的“暖冬行动”,200余人的志愿者团队为春运保驾护航。
创文期间,志愿者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分早中晚3个交通高峰时段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有序的良好氛围。
11月3日至4日,该区与市文明办共同组织922名党员(其中市直机关党员干部500名)志愿者,进入该区5000户居民家中进行创文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市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此外,该区还设立19个文明引导志愿点,平时引导市民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劝导和制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张贴散发小广告、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这些志愿者成为了文明使者。
群众的广泛参与使浈江的文明创建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浈江区获得省级“最美南粤少年”1名,提名奖1名;市级“最美韶关少年”13名,获“韶关好人”2名。有10所学校评为“韶关市文明校园”,同时正积极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
治环境 倡新风
文明花开新农村
2018年浈江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犁市镇的群丰、下陂、大村3个贫困村为省的先行示范点,已100%圆满完成省定目标,其余的整治项目以EPC模式在稳步推进。各村也以完成总体规划、成立村民理事会、“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目标。
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来粤督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就十里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提出了整改要求。针对问题和整改要求,浈江区高度重视,全力狠抓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中央、省、市的充分肯定。
此外,浈江区还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将农村卫生外包,使农村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韶关发布“韶关乡村卫生之星”网络投票结果的表彰通报,浈江区犁市镇群丰村名列全市第三名。同时,浈江区积极推进9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据统计,2018年浈江区共投入资金约256万元,推进乡村道路路面硬化6.2公里,农村的交通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助长了奢靡的铺张浪费之风、催生“人情债”,加重村民经济负担,与现代乡村文明建设格格不入。提倡移风易俗,摈除陈规陋习,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浈江区多措并举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浈江区首先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切实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当文明“领头羊”,积极落实各项文明举措。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治,促进乡风文明,让文明之花在美丽乡村绽放。
本版撰文:韶关日报记者 袁少华 图片除署名外由浈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