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序应对汛期暴雨影响

道路疏通、垃圾清运、积水抽排、消杀防疫……昨日,我市“骤雨初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来到早前暴雨中受淹地段,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生活。这只是我市进入主汛期以来,上下一心应对暴雨影响的一个微缩场景。市气象部门监测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平均降雨量958.7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20%,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1%。5月21日至今共有2轮强降雨过程,总雨量288.9毫米,已达到“龙舟水”多年平均总降雨量,致险致灾风险极高。


图为曲江区消防救援人员马不停蹄地投入雨后清淤工作。图片由韶关消防提供


面对汛情,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提前部署和科学指挥下,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扑在一线,全力防汛,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高考的安全平稳有序。


4月14日,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迅速组织传达会议精神,要求各级三防指挥部从全局、灾害规律和系统思维三个方面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要密切关注各环节,加强预测预报预警,组织联动会商研判,落实响应指挥调度,做好系统治理、综合应对。对全市197个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一点一策”监测方案和应急避险预案。派出工作组指导乐昌、乳源、仁化等山区加强地质灾害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工作,针对山体滑坡、塌方道路等险情加强警戒、管控措施,筑牢了防汛减灾第一道堤坝。


为确保大水之下无大灾,我市提前向重点地区、重要部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排涝物资装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后,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抢险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民兵队伍均24小时枕戈待旦。市本级提前储备了编织袋、土工布、钢筋笼、抽水机等防御抢险物资一批,随时可调用。

  

5月9日以来,我市迎来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过程。市三防指挥部于5月9日18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期间,每天听取汇报并针对各地各单位的防御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多次亲临市应急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深入一线实地指导。期间,11次组织会商调度,精细化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县、镇、村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扎实有力推动、抓牢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各地各部门因时因势、因地制宜,科学细致研判各类风险,严格按照本地区、本部门应急预案要求,妥善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此外,我市还把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作为一项最重要防汛纪律抓好抓实,每日通过视频抽查、电话抽查、实地检查和应急“一键通”呼叫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三防责任人履职情况的检查。


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预判和有序调度下,我市本轮雨情期间共提前转移人员避险2261人,成功解救被困群众442人,全市未发生人员因灾死亡和重大工程设施险情。


市气象局提醒,当前,局地强降水仍在持续,需继续关注雨情及其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灾害;土壤含水量大,地质灾害风险高,需继续注意防御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编辑:杨嘉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