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浈江区委组织部立足实际,突出主业,制定《浈江区委组织部2022年“联建联学、共建共享”活动实施方案》,从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服务效能建设三个方面加强与挂点村(社区)、挂点企业、服务对象、业务联系部门等党组织的联学共建,探索建立“支部联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着力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委组织部党支部与区人武部党支部开展“携手共建,共筑国家安全防线”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制度联结,规范管理有活力。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肩负着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制度建设的重任。浈江区委组织部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开展日常工作时注重发现基层党组织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存在的不足,查找制度层面衔接不顺畅的地方。通过联建联学方式,指导帮助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收缴、激励关怀等制度,同时探索建立交流学习日制度、日常互助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补齐短板,增强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着力构建“支部联建+制度联结”党建工作新模式,激发制度管理新活力。
区委组织部党支部与区委统战部党支部开展“交流学习共成长,凝心聚力同进步”支部学习活动。
坚持项目联动,探索工作新模式。新时代不是想出来的、喊出来的,是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成干出来的。浈江区委组织部以“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为契机,对标“六新”韶关目标,制定改革攻坚规范治理项目,找准支部联建共建的融合点,坚持把联建支部建在改革攻坚规范治理项目上,充分发挥联建支部党员年龄、知识、经验等优势,借助联建支部所在单位财力、物力、政策等资源,推动成立“党员冲锋队”“青年突击队”“改革攻坚队”“后勤保障队”等项目建设小分队,以支部联建、党员互助的协作方式带动项目联动,用集体智慧、集体经验、集体资源共定项目建设目标、共商项目建设内容、共解项目建设难题,着力构建“支部联建+项目联动”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坚持服务联合,打造品牌强示范。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口碑就是一个品牌。浈江区要打造全市新型工业化战略重地和商贸物流中心,争当韶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开创浈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党员示范带动是关键。浈江区委组织部立足浈江区发展实际,探索创建“星心”党建服务品牌,用心为老人、儿童、妇女等群体提供“五星级”服务。今年,浈江区委组织部将以“民情夜访”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为依托,推行“周三服务点单日”行动,确定每周三晚上为在职党员干部的服务点单日,倡导“你点单,我服务”,挂点(村)社区、企业党组织根据自身需求填写服务需求清单,组织部党支部根据居民需求清单配备“服务员”,每周三下午或晚上安排党员到村(社区)提供针对性服务,并积极与社保、医保、公安、教育、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为村(社区)解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着力构建“支部联建+服务联合”党建工作新模式,强化党建服务品牌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阵地共建,凝聚人心催奋进。党建文化阵地建设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浈江区委组织部深入摸排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活动室、现场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党建文化阵地,深入挖掘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红色文献史料等“活教材”,以“支部联建+阵地共建”的方式,从场地设置、资金安排、人员配置、设备设施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南昌起义部队韶关革命活动旧址(犁市当铺)、韶关市国防教育基地等党建阵地的建设,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标准现代、管理规范、队伍优良、主题鲜明的具有浈江特色的党建文化阵地。通过“支部联建+阵地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促进支部文化交流共建,带动全区党员队伍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让党员干部更加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辑:张惠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