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树辛魂,勤劳为本提素养 ——韶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公开课研讨活动在曲江区余靖小学举行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体验客家传统美食——艾糍的制作,下面我给大家演示做艾糍制作的步骤,首先是把糯米粉、粘米粉和经过处理的艾叶按比例一起搅拌混合,揉搓……”;

学生做艾糍。

学生做艾糍。

老师在授课。

“报告老师:第三组已完成种豆角搭支架的任务,我组将转入挖穴、施底肥、播种的任务……”;

“二年级加油!三年级加油……”呐喊加油声在校园内不断回响!

做艾糍、种豆角、叠衣服比赛、折雨伞比赛……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喧而不乱”的景象。

原来这是日前韶关市教科院在曲江区余靖小学举行的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公开课研讨活动现场情景。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韶关市教科院主办,曲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余靖小学承办,来自韶关市教科院和韶关各县(市、区)劳动教育课教研员、教师代表以及曲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学科科组长近50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日常生活技能比赛、生活技能烹饪制作实践体验、生产劳动实践和教研能力提升等环节。生活技能烹饪制作实践体验是由当地艾糍制作传承人——黄阿姨和陈菲菲老师在学校“风采亲子园”共同给四(6)班的学生上客家传统美食——艾糍制作公开实践体验课。课堂上,老师带着学生认识艾草及其功效作用,详细讲解艾糍的制作过程,并手把手教学生制作艾糍。一顿饭的功夫,一个个样式精美的艾糍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参与活动的老师还与学生共同品尝了劳动成果。日常生活技能比赛分别有一、二年级叠衣服比赛和三年级折雨伞比赛。比赛现场,250名经过各班初赛挑选出来的学生在同学们的呐喊加油声中拉开序幕。学生沉着应对,心灵手巧地在3分钟内折叠出样式美观大方的衣服和雨伞。生产劳动耕作实践课——种豆角在学校“风采耕种园”进行。赖朝阳老师对种豆角的各个工序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后,接着学生马上行动,在阳光下挥洒汗水,搭支架、挖穴、施底肥、播种、盖土、清地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种豆角的各个工序,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活动还进行了评课、经验分享和业务讲座。来自沙湖绿洲小学的点评老师赖秀秀和参与活动教研员、教师代表对余靖小学的劳动教育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来自武江区西河学校的谢芳梅老师说道:“我参加过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在珠三角地区参观过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我认为曲江区余靖小学的劳动教育工作是十分出色的,不逊色于我省教育先进发达地区”。余靖小学袁艺副校长分享了该校的劳动教育经验。韶关市教科院评估与督导室副主任钟勇和曲江区教育局副局长赖云英分别对劳动教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和业务指导。

本次活动是韶关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又一举措,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为韶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通讯员 曾桂林 黄保华

编辑:张惠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