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灌区建设与管理,提高农田灌溉的灌排能力跟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农田供水与用水失衡矛盾,助力粮食安全,5月7日上午,韶关市曲江区罗坑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二标段开工仪式在曲江区樟市镇消雪岭举行,按下灌区建设“加速键”。
罗坑灌区作为中型灌区,是曲江区农业生产的骨干灌区,由上南引、下南引、北引、横江陂四条主干渠组成,主干渠总长52.681公里。灌区原设计面积为4.71万亩,辐射范围均在樟市镇,涉及该镇10个行政村。灌区运行至今已有60多年,因渠道淤塞垮塌、渗漏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等,现灌溉面积已萎缩至2.70万亩,效益逐年衰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工程是农田灌溉排水的骨干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为使灌区发挥原有的效益,曲江区决定实施罗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其灌溉渠道、渠系建筑物进行改造,使渠道和建筑物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达到设计标准,恢复灌区原有功能,解决灌区农业生产用水问题;该工程也已被纳入我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
罗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概算总投资10272.39万元,加固改造总长46.31公里,分两个标段进行实施,其中,第一标段改造工程渠道总长21.68公里,已于去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渠道改造近20公里,占第一标段工程量的90%以上;第二标段改造工程总投资3667万元,渠道总长24.63公里,涉及的渠系建筑物102座,建设工期365天。工程建成后,将恢复原灌溉面积4.71万亩,灌区范围内的干渠覆盖配套率将达到95%以上,渠道完好率将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至57.12%,渠系建筑物的配套率将由原来的55.6%提高到9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由原来的0.30提高到0.65,惠及群众3万余人。
曲江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关,全力保障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建设,切实把罗坑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有力保障农田灌溉,助力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
作者:通讯员 曲江区水务局郑江涛 曲江区委办陈文婷
编辑:张惠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