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茶香飘四方 富民增收产业壮——仁化县大力发展白毛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又见一年春茶绿。在仁化县鱼皇村、新竹村、新山村和小楣水等地的高山和水库周边,座座茶园云雾缭绕,丛丛茶树散发清香。近年来,仁化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向外推选优质茶产品和参评,仁化白毛茶作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该县红山镇获得“广东十大茶乡”称号,历年来多次获得各类专业赛事奖项,茶叶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红山镇是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化白毛茶主产地。龙全明 摄

红山白毛茶正待采摘。邱其聪 摄

鱼皇村生态观光茶园。龙全明摄

红山镇富农茶叶专业合作社晾茶车间。张浵摄

茶农采茶忙。龙全明摄

东坑村茶园。袁德港 摄

日前,笔者走进位于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仁化县红山镇万亩茶园,见到一排排茶树依着山形,形如扇面般地向高坪水库展开,得益于高坪省级保护区的天然屏障,生长在这里的白毛茶青翠欲滴、芽苞粗壮饱满、银毫满披,只见茶农们戴着斗笠、背着竹篓,双手游走在青绿间,快速采摘叶芽。她们远近不一地匍匐在茶山下劳作,辛勤采茶的背影与青山绿水的环境相得益彰。当地茶农介绍说,每年这个时期是春茶采摘最繁忙的时节,她们要赶在阳光好、雨水充足的时节完成采摘,加工制作今年首批春茶。  

据了解,仁化县红山镇是“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化白毛茶的主产地,为更好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近年来,仁化农业部门采用科技员下乡实地操作、省农科院特派员定期指导的方式,对全县茶农进行产业全链条培训。在今年红山镇种植的1.39万亩白毛茶吐露新芽茶叶开始采摘期间,通过“合作社+科技员”合作的方式,实地指导茶农抢抓黄金期,采摘加工制作今年首批“明前茶”。  

红山镇镇长叶琪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红山镇正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依靠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茶叶种制技艺为依托、以茶叶文化为载体、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推动茶产业从传统种茶制茶向着全产业链模式快速发展,通过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规划打造,不断强化茶叶产业的规划引领,推动“三品一标”建设,同时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优良茶叶种植范围,推进茶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茶农的经济收入水平,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茶罐子”,助推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厚重的历史沉淀酝酿最美茶香

在鱼皇村东坑茶园,当地茶农袁细英告诉笔者,按照往年经验,春茶普遍在3月初春暖花开的时节开始采摘,今年由于寒潮时间长、温度低,让茶树嫩芽生长速度减缓,出芽的时间往后延迟。近期阳光和雨水充足,让嫩芽得以吸收更多的养分,本次采摘茶叶将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最终制成人们口中品尝的佳品,而这时期的茶香将会更浓郁,泡出的茶水口感更好。  

据介绍,红山镇生态条件独特,茶叶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据仁化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红山白毛茶就已成为朝中贡品。在1978年的省山区资源调查中,有关专家认为红山白毛茶品质居粤北各茶之首,红山白毛茶品质优异,适合生产各种茶类,适制性广泛,可谓茶中珍品。  

目前全镇茶园种植面积达1.39万亩,其中2015年以来新增面积1300多亩,全镇茶叶加工单位已逐步增加至16家,茶叶品牌主要有“丹霞工夫、仙嶂、丹霞雪芽、丹霞红、丹霞岩红、金醇红”等,全镇年产商品茶600多吨,销售额5500多万元,其中“仁化白毛茶”为国家认定的地理标识品牌,红山镇富农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科学种植培育绿色有机精品

在红山镇“中国白毛茶原种园”,笔者在现场跟仁化白毛茶非遗传承人李助明进行交谈,了解白毛茶的良种培育情况。“红山白毛茶也叫丹霞白毛,是我们整个粤北品质最优的白毛茶种,它的特点在于适制性特别广,适制的绿茶、红茶、白茶品质都特别优异。”据了解,李助明多年来致力于“丹霞系列”优质白毛茶种的选育工作,他积极参与优质茶种的种植推广,研究品鉴不同白毛茶种的适制性。  

李助明还告诉笔者,白毛茶原种园是仁化白毛茶树品种资源库和良种育苗试验示范基地,收集了本地白毛茶株系198个。本地茶树是经过多年的种植和改良形成的,在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下,茶叶内含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减肥健美的作用,以香气清幽如兰,滋味鲜爽甘醇且耐冲泡而著称。仁化白毛茶具有芽头肥硕、银毫满披、滋味甘醇、带兰花香四大特点。白毛原种,千年韵味,这是仁化白毛茶最精炼的价值体现,“原种”道出白毛茶的独特身份,“千年”验证白毛茶的历史地位。  

仁化白毛茶产区不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在栽培上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理念,在茶叶生产中,非常注重采用高效栽培技术及农业、物理、生物等无害化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注重绿色有机发展。在近20年样品参赛和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对包括周边省份的各类茶样检测中,仁化白毛茶是未检出农药残留的茶样之一。  

近期的红山镇富农茶叶专业合作社,一直忙于采茶、向农户收购茶青、制茶。笔者在该合作社的制茶车间看到,堆积成塔状的晒网上晾着密密麻麻的芽尖。“这是今年首批春茶,要经过52小时-72小时制作才能制成白茶。”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长期对合作社的白茶制作工艺进行指导,现在合作社成员各项工艺都已熟练掌握,合作社在今年已增扩两间制茶车间,每日向红山茶农收购单芽茶青近250公斤,用于制作特级白茶“丹霞银白”。

合理规划发展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近年来,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把茶叶制作技艺作为红山镇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中。截至2021年,全镇茶园种植面积达1.39万亩,其中规模较大的茶园集中在鱼皇、烟竹、新山及小楣水等4个村,社区、新白、青迳、前洞等村居也皆有零散种植。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按照新增面积2000元/亩的补贴标准,鼓励农户种植茶叶,现已有48户农户受益,总面积达212亩,扶持补贴资金49.5万元。”红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红山茶叶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已坚持30多年,取得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及品质品味要求越来越高,为仁化茶叶生产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现今该县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政策,结合当地优越的地理及生态条件,坚持绿色、有机茶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努力提升茶叶质量品味,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综合效益。目前,该县正以科技示范户为重点,辐射带动种植户逐步扩大有机茶园生产面积,最终形成有机茶生产为主导的生产局面,从而推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另据了解,为加快茶叶产业扩容提质,红山镇将聘请专业团队对“白茶·休闲·康养”小镇进行编制规划,规划涵盖的内容以产业为重点,涉及组织、文化、生态、民生、营商环境、镇域氛围、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各行各业,规划期限为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突出近5年的乡村振兴发展;未来将成立镇属农业公司,整合全镇茶叶经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品控、统一销售,彻底改变红山茶叶小、散、乱现状,加强市场竞争力。目前,红山镇实际有效管理的茶叶种植面积约为6100亩,接下来将整合可利用土地逐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番薯、萝卜、蔬菜等的种植面积,促进一极(茶叶)多元(各类农产品)的发展。将鱼皇村东坑组及东坑茶园、田螺塘组及田螺塘半岛茶园、高坪水库坝头、社区丹竹坑组结合茶叶产业和茶文化做重点改造提升,打造成集文旅服务和休闲康养的生态茶叶产区。  

茶叶和农产品将采用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统筹农产品营销,以此加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并以镇内的中国白毛茶原种园为基础,打造建设一个茶叶科普实验基地,不断推动茶叶知识的推广和茶种的改良。以茶叶产业为主导,通过采茶比赛、茶叶品质评比、茶叶图片展、广场文艺表演及茶产品展出等方式,不断提高红山白毛茶的知名度,努力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和仁化县白毛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项目申报,争取上级资金和技术指导,不断推动壮大全镇茶叶产业发展。

作者:建喜 陈志文 叶若熙

编辑:何敏 张惠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