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打造特色民宿——记曲江罗坑镇中心坝村回乡创业青年黄源鸿

春天的曲江区罗坑镇大草原山环水绕,一片翠绿。大草原上的帐篷和仿蒙古包把群峰下的大草原衬托得非常美丽,这里,被中国汽车房车联盟评选为最美露营基地。  

中心坝村委黄屋村的大学毕业生黄源鸿5年前目睹了家乡的变化,并由此看到商机,决定回乡后独辟蹊径创业,打造精品民宿,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返乡创业青年。

从五间泥砖屋开始创业之路

1994年出生于革命老区罗坑镇的黄源鸿,2017年毕业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系,他先是就职于越南的方华淀粉有限公司,后又就职于外企百威英博啤酒有限公司,均是从事食品检测行业工作。虽然收入也不少,但总觉得缺少了独立创业的机会,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也无法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2017年,坚定了回乡创业的黄源鸿辞去了外企的工作,回到了出生和成长的家乡,走发展乡村旅游的创业之路。  

黄源鸿回到家乡后,首先开始着手改造自家闲置的5间泥砖房,要把自己家的院子改造成曲江区比较有特色的乡村民宿。但遭到一向支持儿子回乡创业的老父亲反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父亲认为,这些泥砖房土里土气,改成民宿也吸引不了游客,要搞就要搞出一定规模档次、符合城里人生活需求的楼房,这样更有发展前景。但黄源鸿认为:目前正是开始创业的阶段,应该因陋就简,利用闲置的泥砖房,以“亲近自然、舒适健康”为经营理念。但由于父子意见不一,父亲一气之下对儿子创办民宿不予经济支持,使泥砖房改造一度陷入困境。最后还是母亲理解儿子的想法,拿出了全部的私房钱,让儿子放开手脚创业。2018年7月,黄源鸿注册了韶关市罗坑镇“山居小院”民宿,开始了从5间泥砖房起家的创业之路。  

黄源鸿对记者说,在市场竞争中搞民宿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用自己的特色吸引游客。家中那一排承载着许多回忆的老房子正好迎合了城里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黄源鸿通过查找网上优秀的民宿改造案例,结合泥砖房的特点,制定了能体现客家民居特色的装修方案,就地取材,对整个家居小院进行整体布局,融合了农业生产和旅游行业发展的创新思路,利用周边农村自然风貌、田园景观、农耕文化、民风民俗等特色资源,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等回归大自然的体验。

联合经营促进乡村振兴

山居小院民宿搞起来后,黄源鸿先是利用自己同学多和朋友广的优势在网上营销,大力宣传罗坑镇和大草原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为山居小院民宿增加了客源和收入。山居小院投入经营的第一年,营业收入就达15.6万元。黄源鸿的父亲看到儿子经营民宿取得成功,也转变思想大力支持他的事业,一家人忙里忙外,热情待客,生意越做越好。黄源鸿清楚地记得,他们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就是广州某大医院的一位医生一家4口,他们是从网上搜索到山居小院民宿的,住过后一家人赞不绝口,此后他们每年都要到这里住上几天,体验回归大自然的乐趣,更为山居小院介绍了不少客人。  

在创办山居小院民宿成功后,黄源鸿不但转变了村民的观念,更让他们看到了商机。2019年,黄屋村第一个村民黄有得将自建房的5间房源通过代管理的方式,委托黄源鸿进行托管经营。村民发现通过民宿经营把房屋利用起来可以增加收入,于是纷纷仿效,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乡村旅游民宿队伍中来,将自己的闲置房屋拿出来改建民宿。黄源鸿给予大力支持,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目前,黄屋村已有5家民宿共38个床位,成为罗坑镇民宿最多的村庄,也成功地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山居小院民宿荣获韶关市旅游部门颁发的三星民宿称号。  

在经营民宿的过程中,黄源鸿在农村这块“希望的田野”上锻炼成长。2019年,黄源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20年获得韶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又被推荐进入中心坝村委成为“两委”干部,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向乡村振兴的更高目标前进。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春华 通讯员 吴祥业

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