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凉爽的风,还有醉人的绿草香,小路弯弯,山坡看斜阳……”高胜美一曲《榕树下》,唱出了多少人对美丽乡村图景的向往。
绿水青山的和谐画卷,正在村子舒展。
最近,翁源官渡镇利龙村一个名叫“榕树下”的村庄公园火了,正如歌曲《榕树下》所唱,这里成了许多村民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公园里,没有古榕树,却有一棵高大的古槐树,精致石桥、休闲步道、迎风开放的紫薇花,美丽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利龙村利用“三清三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榕树下村庄公园正是翁源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成果。
试点带动,新面貌冲击旧思想
榕树下村庄公园就建在利龙村榕树下村小组的入口处,一块大石头上写着“榕树下”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精致的石桥通往村里。石桥右手边的榕树下村口公园已经完工,三两村民正信步在公园内,在凉亭下休闲小憩话家常。左边,许多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漫步在公园里,美丽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谁也不会想到,榕树下公园所在地,曾是一片乱竹林和村民各家各户的烂房子,不仅杂草丛生,而且露天茅厕也隐蔽其中,那棵参天的古槐树也被淹没在其中,臭气冲天、蚊虫肆虐。
说起当时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三清三拆”的情形,刚上任不到一年的利龙村村主任刘冬足百感交集。“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上门发动,村民们顾虑重重,要他们拆了破房子非常困难,更别说让出一分地,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打开僵局,提高村民对“三清三拆”的信心,刘冬足和村“两委”决定着力打造“榕树下”村小组的门户工程——榕树下村庄公园。“用新面貌去冲击村民的旧思想,村民看到政府是真心想帮大家把居住环境整漂亮,思想工作就会好做很多。”刘冬足说。
村头的大树与花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干就干。刘冬足先到村口开荒占地面积最多的杨优花家做工作,三天两头就往她家跑,与他们唠嗑话家常,慢慢地终于讲通了道理,得到了杨优花家人的信任。她家不仅让出了100多平方米的开荒地,还带头砍掉了在村口种植的竹林,义务帮刘冬足做起了清运垃圾和种植花草的活。“最开始觉得损失挺大,但环境好了生活才会更好,现在看到满园的花草,觉得挺开心的,其他村的人都羡慕我们,晚上都来我们这里跳舞呢。”正在小公园里散步的杨优花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
村子一角的步道。
刘冬足告诉记者,面对阻力,她和村理事会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不知道多少次上门宣传政策,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村民们都被村两委干部的真情所感动,理解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走遍天涯路,难却是乡愁。榕树下村庄公园以古槐为核心,采用灰色石板做公园铺装,赋予古老村落乡愁的意境,村内遗存的老石器配合植物绿化用作公园景观小品,对村前小溪驳岸进行改造,沿溪建设休闲小径,沿小径种植紫薇花,形成了独特的步行景观。那棵被淹没其中的参天古槐迎风招展,好像在欢迎着八方宾客到美丽的榕树下村休憩,在这里流连时光。
如今,村民们普遍都说,村子变漂亮了。更为难得的是,村民还自发投工投劳,为建设美丽家园出力。
连片规划
清拆要“面子”更要“里子”
看到自己的家园变得整洁漂亮了,榕树下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开始主动支持。
村头的大树与花园成为了村子最显眼的标志。
“‘三清三拆’工作开展以来,最令我感到骄傲的并不是‘榕树下村庄公园’这个面子工程。”刘冬足带着记者,沿着村道往村里走,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三清三拆’,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这“里子”到底是什么呢?记者好奇。走在榕树下村,村中道路开阔,道路两旁整洁,屋舍俨然,修葺一新的王氏祠堂和祠堂门前一片鱼塘共同组成了一幅风光宜人的乡村图景,随手一拍都是一张美图。
新建成的榕树下文化书屋。
而原来,这里的入村道路被乱搭乱建的窝棚、小屋和乱堆乱放的杂物、垃圾霸占,原来开阔的村道变得连摩托车都难以通行,整个乡村环境杂乱脏。
刘冬足手指着村中一大片已经被拆除、正在平整的土地对记者说:“‘三清三拆’,不仅仅是拆除破旧房子,清理干净环境,而且还要对老围屋进行连片拆除,对村庄的宅基地进行连片规划,充分考虑村道、绿化包括未来村里可用的宅基地。”
而这样的想法,原本是涉及乡村公共利益的好事,却成了村民不乐意的难题。有些村民认为清拆是不是“变相征地”,不少村民担忧破房子拆除后,地被政府征走。
对这些“硬骨头”的问题,刘冬足想出了办法:拆除后的土地由村集体进行统一规划,符合国家一户一宅政策和拆除时宅基地达到130平方米的,可以分得宅基地新建房屋。
刘冬足俯下身子与村民反复沟通,把好处讲透,把政策讲到位,反复讲,多次讲,直到说通为止。村民慢慢理解了刘冬足的公心,慢慢地信任地把房子、把地交到了她的手上。
目前,榕树下村清拆出来的连片土地达到了近4000平方米。“现在,我们规划成绿化用地,未来,这些连片的土地都是祖佑王氏子孙后代福泽绵长的宝贝呢。”刘冬足骄傲地对记者说。
凝心聚力,美好家园共同打造
最近,榕树下村小组的村民微信群热闹极了,大伙正火热讨论王氏祠堂门前的那片池塘和旱地开春后要种植什么。
村民带着孩子在花园里散步休闲。
自从“三清三拆”工作开展以来,村里该怎么拆,该怎么建,刘冬足都会把工作日志和想法发到由村民组成的微信群里,大伙集体讨论。对此,许多村民表示很有参与感。
随着“三清三拆”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大伙集体讨论,集体出资建好了王氏祠堂,集体同意在祠堂建设了村里首个乡村书屋。
从最初的冷眼旁观,到逐渐积极主动参与清拆,参与村里事务,刘冬足把村民们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而村容村貌变美,感受最深的是村民,最开心的也是村民。“美丽乡村建设,美了乡村,凝聚了民心,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了。”刘冬足无不感慨地说。
随着“三清三拆”的不断推进,利龙村还将建设污水处理管网、进行村巷道硬底化、公共设施完善、建筑修缮。在整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凸显村庄特色,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建设人人羡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汪露蓉 通讯员 黄伟琼;图片:韶关日报记者 冯兆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