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要注意丨别让不起眼的小零食成为儿童的“致命暗器”

春节假期期间,粤北人民医院儿科在短短一周内就收治了4名气管异物患儿,均是因反复咳嗽入院,间中伴有喘息,经气道三维重建CT检查均显示为气管异物,经过医院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后得到好转。

医生正在为气管异物患儿复诊。杜海涛 摄

经了解,4名患儿皆是在进食瓜子、花生、西梅等颗粒状食物时,不小心将其吸入气管造成的气管异物,有的没有及时送医,时间甚至长达半年,中途反复咳嗽。

“在生活中,瓜子、花生、话梅等在大人眼中不起眼的小零食,如不加以注意就有可能成为儿童的‘致命暗器’。在这周收治的几名患儿中,有一名3岁的患儿,当时大人们正聚在一起聊天,小孩子在旁边玩耍,吃东西的时候没注意一下子就把花生吸进了气管里,幸亏他的家人发现及时,赶忙送到医院救治,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粤北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肖小兵对记者说道。

据他介绍,儿童支气管异物为儿科常见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其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会对肺部造成损害,重者可致窒息死亡。

他提醒道,如果阻塞物较小,并且孩子能够咳嗽,就鼓励孩子咳出来;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不能咳嗽、说话甚至是不能呼吸,家长就要立即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要将孩子面部朝下,趴在大人的身上,头部向下倾斜。一只手在宝宝的背上肩胛骨中间拍5次,然后观察异物是否被吐出;对于一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身后,两手臂从身后绕过,伸到肚脐与肋骨中间的地方,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然后快速有力的向内上方冲击,直到异物被排出。

肖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儿童气管异物防要远重要于治,家长平时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给年龄较小的幼儿选择食物的时候要避免容易发生危险的食物,比如花生、豆类、瓜子等坚果类食物,荔枝、葡萄、果冻、樱桃等,三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吃,3到5岁的宝宝进食以上食物时,家长要在身旁时刻关注。

二是要教导孩子在吃东西时不要说话,不要乱跑,更不要大哭或者大笑,这些情况都是增加呼吸道被食物阻塞的风险,要让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当孩子呼吸道被阻塞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用手指盲目地清理呼吸道,即便当场进行急救处理也要尽快送孩子就医或者是拨打急救电话。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海涛 见习记者 陈宇明

编辑:何立坚

责编:曾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