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创建成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乳源实践∶让文化活起来

前言

年终岁末,乳源好忙——接不完的喜报,忙不完的活动。  

县文化馆正式升级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获评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月7日,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 

独具瑶乡风情的文艺精品。 

独具特色的西京古道文化旅游节。

接地气的民俗文化活动:舞春牛。

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世界过山瑶风情园公共文化场馆。

瑶族歌舞节目和非遗文创产品在丹霞机场通航纪念活动中惊艳亮相;天井山森林漫步节、西京古道文化旅游节、大布腐竹文化旅游节一个接着一个。  

这是怎样的红红火火、风风火火。  

在世界过山瑶风情园,一系列见所未见的数字化联动设备、群众文艺数字化展示设备颠覆着记者对县级公共文化事业数字化程度的想象。  

在这场举全县之力创建省级示范区的三年“大作战”中,乳源,付出了多少?高标准高规格创建成为省级示范区,乳源,凭的是什么?让我们走进瑶乡寻找答案。

文化强县的信心决心

在乳源文广旅体局的党群书吧,记者看到数十本关于乳源文化建设的专著。事实上,近十几年以来,乳源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在《瑶乡乳源文化铭作选》《南岭明珠·世界瑶根——过山瑶文化起源与传承发展暨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书中,记者发现至少早在2007年,乳源就已经展开了对自身独特文化资源的调研。在专家眼里,乳源是集山、水、林、瑶、禅、谷于一体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强县。如今已名扬四方的“十月朝”旅游文化节也从那时候拉开了序幕。  

14年来,乳源在重视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并获评“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瑶绣之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等。如今,乳源再度高质量创建成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凭的就是这股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一脉相承的文化自觉。  

2018年底,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乳源县委、县政府便拿出了志在必得的决心。除了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规划方案、集中谋划部署、锚定目标责任、纳入督查考核等一系列高位统筹推进操作,更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提高文化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比例。2018年,全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投入2775万元;2019年,总投入2935万元;2020年,总投入3875万元,较2019年增长了32%。此外,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2000万元用于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为示范区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创优,乳源县委、县政府投入2.3亿元打造了占地8公顷的世界过山瑶风情园公共文化场馆集群,集中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族文化传习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公共文化设施。其中,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阳光书吧、非遗展厅、舞蹈排练厅、电子阅览室、戏曲培训室、瑶绣研培室、乐器辅导室、儿童手工创作培训室等15个独具乳源文化特色的功能室,常态化免费开放,深受群众喜爱。2020年还完成了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开发建设工程,数字书法机、绘画机、古琴机等新鲜事物提升了群众学习乐趣,通过数字科技赋能,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同时被评为“广东最美图书馆”,设有外借室、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等,总藏书超过10万册;民族博物馆为国家三级馆,内设瑶族盘王节传承基地和“岭南屋脊世界瑶根”主题展陈,馆内藏品1573件,是展示乳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2020年,新增一批高科技文物展陈设备,文博设备提档升级;民族文化传习馆内设演艺厅、排练厅及特色舞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在这里上演,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有效整改乡镇综合文化站,乳源认真梳理问题短板,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收回并恢复被挤占、挪用、租借的文化功能室12个。同时,对未达标的站舍、设备、设施逐一补足、完善。此外,结合地域特征、民俗特色,对各镇文化站进行文化氛围提升。目前,全县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3个被评为省一级站、6个为省二级站。  

为提升全县115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县文广旅体局牵头,联合各乡镇,深入调研后分2批实施整改提升计划。2020年上半年,完成首批3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打造,下半年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方式推动其余85个中心全面提升。  

经过近两年来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基础设施全面达标。今年4月,乳源作为广东唯一代表,在全国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获得广泛关注。

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

12月初,2021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在东莞举行。乳源展位前,以瑶绣纹样“瑶山长鼓情”为设计元素的功夫杯具等文化创意产品,精致时尚、瑶韵十足,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成为乳源多彩非遗的“宣传大使”。  

此时,一场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也在此地举行。乳源文广旅体局的李曼霓以一通《让粤北瑶乡文化力量充分聚合、高效整合——以乳源非遗文创孵化联盟建设为例》的主题发言,引来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开口点评,“这是一桩很典型的案例。乳源搞公共文化不仅仅搞事业,更搞产业。事业和产业双向同步并进。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需要。”  

“在有限的财政投入的前提下,怎么搞好公共文化,通过什么路径,让公共文化事业不用依赖过多的财政?”李曼霓说,这是她两年来常常思考的问题。她深信,社会力量是公共文化事业的有益补充。乳源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总体缓慢,面临着社会文化力量分散、社会性文化组织零散、文创设计人才紧缺、文创研发阵地不集中、文创研发推广投入不够等痛点问题。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乳源通过建立非遗文创孵化联盟、打造非遗文创孵化基地,把文创设计师、非遗传承人、乡村绣娘等民间文化从业者以及文化企业等力量汇聚起来,活化利用瑶绣文化资源,为文旅融合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新前景、新路径。  

“此前,我们在打造城乡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也是充分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李曼霓继续介绍道,“我们在丽宫温泉度假区、瑶尚居酒店和一六镇下社村民宿打造了3间粤书吧,有力推动游客服务中心与公共书吧融合共建,让‘诗与远方’完美结合。创新打造县级文农旅融合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探索建成‘稻香书斋’乌石岭村分点、雕子塘村分点、岭头村分点、云来客栈分点共4处,使村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公共阅读服务,营造了浓厚的城乡书香氛围。”  

抢抓一切机遇,只要能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有推广作用的都愿意去尝试。这位年轻的女干部热情满满。“文旅体农深度融合发展,就是要把公共文化嵌入到旅游产业、全民健身、体育品牌赛事等,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体增色。非遗走进云门山景区,通过植入民族戏,展示服饰、瑶绣、文创产品,丰富了旅游企业的业态,不仅增加了二次消费、文化体验,对政府来说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收。”  

丹霞机场的开通更是为乳源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插上翅膀,火力全开。除了在通航纪念活动中盛装亮相,打出瑶歌瑶舞、非遗文创等文化名片外,乳源还携手长龙航空公司,创意开展“和美乳源·瑶您共赏”韶关——杭州首航主题航班纪念活动,通过“航站楼+机舱”“地面+空中”“推介+服务”的形式,不断拓展文旅宣传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提升乳源瑶乡文化旅游美誉度。随着通航城市的逐步增加,乳源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日臻成熟的精品意识

日前,近千名游客打卡大布腐竹文化旅游节,品冬日“三宝”、赏峡谷风情。现场体验手工制作传统年货小吃、放风筝、长桌宴、篝火晚会……活动设计得创意十足。一天交易额近50万元,有力刺激了当地农旅市场。  

像这样的主题活动在乳源的乡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两场。各乡镇分别打造了1到2个公共文化特色品牌,如大桥镇“圣祖祭”“契娭生日”、乳城镇“消怨火”糍粑节、一六镇“西瓜节”、洛阳镇“采茶节”、游溪镇“采茶戏”等,不断点亮“一镇一品、一村一韵”。  

近年来,在促进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乳源加快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的大背景下,乳源高质量举办“十月朝”文化旅游节、西京古道文化旅游节、“一路茶香”文化旅游节、“魅力乳源·瑶乡印象”文化旅游节以及“云游韶关·乳源篇”“非遗日暨广东人游广东”“醉美乳源”文创和摄影大赛等系列文旅活动,创新开展了“激情广场·幸福乳源”“大众创艺·多彩新时代”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形成了“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这些活动与各乡镇的特色品牌活动共同构建起“魅力瑶乡·文化乳源”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体系。  

最悠久的要数“十月朝”文化旅游节,迄今为止已办了18届。长年举办这些各具特色、规模不一的活动,乳源积累了大量经验,品牌体系日益完备,精品意识深入人心。多来年,这种“创优、做强”的精品意识已渗入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  

各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其中,县民族文化传习馆着力打造民族文艺精品,瑶族原创音乐剧《过山“谣”》、瑶族歌舞《瑶山飞来一群金鸪鸪》等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省市重要奖项。  

乳源在大力培育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特色项目上也融入鲜明的品牌意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新路径。县文化馆精心打造“绣美瑶乡”志愿服务项目,向广大基层妇女传授瑶绣元素文创产品制作技艺,累计服务妇女群众2.4万人次,带动农村困难妇女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县民族文化传习馆重点打造“金句闪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文艺宣讲。以上2个项目均荣获广东省“益苗计划”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  

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关系到民生福祉,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高质量创建成为省级示范区的背后,乳源凭的不光是信心决心、融合理念、精品意识,还有求真务实的干将精神和全民与共的团结精神。  

今后,乳源仍将为打造粤北公共文化服务高地,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而不懈努力。更加注重把准时代脉搏,更加注重贴近现代生活,更加注重满足群众不同需求,更加注重整合运用社会力量,更加注重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擦亮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更加注重讲好乳源故事、传播乳源声音,更加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更加注重做好乳源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力争在粤北地区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发展经验、作出成果示范。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通讯员 欧辉 王韶榕 图片均由乳源文广旅体局提供

编辑:何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