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又至,“韶关古代石刻拓片展”昨日在市图书馆开展。
古韶州是连接岭南和中原的交通枢纽,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遗留下来的石刻非常丰富,是研究岭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在韶关市委宣传部和社科联的指导与支持下,在过去两年里,已有“粤北古代石刻拓片展”“丹霞古代石刻拓片展”相继在市图书馆与观众见面。三次拓片展,各有侧重,无一展品重复。首开先河的“粤北展”为观众烙下传拓之初印象;“丹霞展”推出芙址坝的20余通古岩画;本次“韶关展”则通过西石岩丰神巨刻、古道题留、最美寨名、沧桑岁月四大专题带观众跨越千年梦回韶州。
图片由展览主办方提供
千古匠心
三年来,该系列展览共展出本土原石拓片80余通。这些拓片不仅拓工一流、装裱精良,且有部分为首次面世的孤本。
展厅里两通乐昌西石岩巨幅拓片格外引人瞩目。其中茶圣陆羽所题“枢室”(见右图①)二字,每字一米见方,宏伟端庄,充满大唐风神。《韶州府志》记载:“陆羽题名并镌枢室二字,余襄公有记。”余襄公,即余靖。又《乐昌县志》载:“(西石岩)有陆羽题名墨迹在焉。”岭南一带遗留下来的唐刻并不多,这通唐刻弥足珍贵。
另一通南宋《玄帝赞碑》,规模之大令人称奇。据《乐昌县志》载,玄帝赞,俗曰飞来碑,石碑高七尺余,宽四尺,碑首作龙文,文下刻词,词右刻“玄帝赞”三字,楷体。词凡三十二字,作八行,每行四字,草篆体,奇古难识。
另一边,“景云洞”和“半壁天”,出自近两年才被发现的古遗址。“景云洞”在丹霞五仙岩后面,是驴友们新发现的古遗址。该遗址在半山陡壁中,由于走上去的木梯及台阶早已倒塌,很难发现它。静观“景云洞”三字,虽经岁月洗礼,字口仍然清晰,点画中实饱满,仿佛可见一位古匠人屏息凿刻的画面。拓片里流传的不仅是一桩桩故事、一段段历史,还有一代代匠心。
雅韵文心
“石上珠玑”“岭南文脉”……展厅里众方家的贺词道出拓片的文化意义所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当代米芾”曹宝麟教授也为此次展览欣然提笔,写下苏东坡的《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之“双阙浮空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与祖无择《游韶石诗》《建封寺请谭粹留题》这两通拓片交相辉映,让观众一睹宋人的文采风流。
原来,丹霞山区内有一条上京古道,山上曾有不少岩寺,如金龟岩寺、文殊院等。韶石奇特的景色,令途经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诗句,其中著名的有上述东坡名篇和杨万里的《题望韶亭》。北宋庆历八年重阳节,韶州知州潘夙邀祖无择、余靖同游韶石山。祖无择时为广南东路转运使,余靖为光禄少卿许居韶州。余靖作律诗《游韶石》一首,祖、潘亦和诗。元祐年间,祖无择的诗被人以篆体刻于韶石上京古道的这处岩壁上。只可惜自然的风化剥蚀使得它残泐不堪,而古道在宋之后亦荒废。在三人同游过后的50年左右,东坡曾住过的建封寺请谭粹在相距不远处留题,此举可谓为东坡当年的行迹留下定位。
除了游记、题留,诗词对联也是古代碑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刻于大丹霞五仙岩山顶的五台山对联“登峰万里小,仰首一天低”,亦或碑存南华寺的《闻思修》(见右图②),都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书法价值和精神气质。
展览还特设了“最美寨名”单元。坪石马王殿的“望仙门”,传说是李自成起义失败后残部的根据地;曲江乐村坪的“紫薇岩”作为曲江二十四景之一,为人所熟知;余者如“岭南特境”“倚云别墅”“折桂处”等散落在丹霞各山岩之中。这些寨名诗情与画意并存,用词准确文雅,体现出极高的文学造诣。
记者了解到,韶关古代石刻丰富,跟当时重视教育的文化风气很有关系。韶关的“濂溪书院”,是宋代广东四大学府之一,后来为纪念张九龄而改名为“相江书院”。丹霞山也有很多古学校,如“读书岩”“将军寨”。将军寨是余靖读书的地方,山顶有一个类似闭关房的小屋子,四面悬崖,无路可上。人爬木梯上去后搬走梯子就下不来,每天的饭菜只能吊上去,人不专心读书都不行了。丹霞山上缺水少粮,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仍保留下很多文字石刻,可见当时韶州文风之盛。
世道民心
除了文艺价值,古代石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记录着古代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此次展出的《南华寺分豁贴》《请超公禅师住持南华寺疏》等官府公告文书和《永善岩交易契》等就是反映当年社会治理和经济往来的一手史料;施田碑记录着信徒向宗教场所捐赠田地的功德,反映了向善礼佛的淳朴民风;丹霞山穿窿岩上的摩崖石刻《张通开路记》记述了北宋熙宁年间当地人张通把穿窿岩鑿通开路的好事。开山不易,确当铭记千年。
丹霞石刻丰富,占据了此次展览的三分之一。上自北宋下至民国约900年,其中明末清初约占一半。丹霞山范围宽广,地形险峻,每逢匪寇横行、兵荒马乱之际,周边有不少村民躲进深山。光龙岩上的“避难所”道尽了修造人陈集成内心的苍劲与悲怆,时年1923年。同年的姐妹峰云客山上,政客在《坛开益留题》中哀叹,“大局未定棲于此山不奈其何”。翻开史书,1923年正是北伐战争打响的前一年。
时间回溯至咸丰年间,还是在丹霞姐妹峰,上迳、下迳两村村民在先民兴建的基础上重修同金寨,举村迁往深山避乱。当时的仁化城里,先后有洪秀全和陈金釭带领农民军在打仗。《重修同金寨碑记》就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村史。
一通残钟朱拓为沧桑岁月带来一抹朱砂红的亮色。由这块发现于观音山飞云岩的铁钟残片规模及文字推测,这里曾经香火很旺。洪钟声已逝,留下“岁月无声”四个字。
岁月无声,金石有灵。或许你不能亲自前往每个碑碣,那就来看看这个展览,看看拓片里的大美韶州,重温新城古韵。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编辑:蓝洁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