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转化在粤北田野上——专访市科技局局长孟徽

编者按:  

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韶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项目+人才”引才模式深入推广,“丹霞英才计划”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功引进多位院士专家及其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成果落户韶关,新增14个院士(博士)工作站和创新基地,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另辟赛道、换道超车的新阶段,韶关以人才工程统领全市人才工作,各创新人才(团队)、挂(任)职干部共襄韶关高质量发展大计,《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等全新人才举措即将出炉。为助力韶关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各环节,倾听各方人才心得体悟和意见建议,本报今起推出“聚英才兴韶关”专栏及其子栏目“培育引进人才(团队)风采”“挂(任)职干部风采”“政策解读”,为把韶关打造成为北部生态发展区人才高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敬请读者垂注。

协调发射“韶关一号”遥感卫星,推行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筹办碳达峰碳中和丹霞论坛,对接创新团队来韶洽谈……从“高精尖”工作部署到细致入微的产业招商,2021年6月,时任国家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处长的孟徽来韶任职,履新韶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开启了一场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之“旅”。在这片丹山碧水、老工业底蕴深厚的“试验田”,他深入广袤田野、厂矿车间,致力推进宏观战略转化落地的“化学反应”,盘活用好创新资源和人才的“存量”与“增量”,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在粤北田野,为韶关高质量发展赋能。

从部委到地方:创新驱动大有可为

“来韶任职前,我与韶关仅有两面之缘,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工业基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21年,“走南闯北”的考察调研中,孟徽来到岭南名郡、三省通衢的粤北韶关,了解到这片热土“小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非同寻常的工业发展历程,以及主动适应新经济、大力拥抱新产业、积极培育新动能的非凡之举。“相对珠三角等城市,韶关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只要通过科技力量的支撑,它一定能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孟徽介绍,在与韶关党政领导数次交流科技工作、碰撞思想火花后,韶关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探索空间,驱动他来韶任职,参与见证这个后发地区如何把创新落实到新的增长点上。  

换道超车,唯有创新。盘点韶关的科技“家底”,孟徽注意到,近年来韶关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积极推动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大院大所、知名高校、科学家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韶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或分中心;2020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继续保持全省排名第9、粤东西北地区排名第1。同时,创新主体不强、创新平台不优、创新资源不多等短板问题仍然存在:高企数量少、质量不高,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乡镇基层科技人员数量少……  为了推动韶关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孟徽统筹全市科技部门,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推进高新区特色产业培育、科技招商工作、创新人才引育和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打造更多科技创新平台。  

同时,他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把创新成果变成韶关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今年9月18日,一场“大咖”云集、含金量高的国家“十三五”新型显示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对接及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韶关举办。“新型显示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广东省的新型显示产业占了我国半壁江山、走在世界前列,而目前最大的瓶颈仍在于部分关键性材料和装备仍然依赖进口。”立足宏观视野、围绕地方发展,孟徽通过积极争取和统筹协调,见证了这场集聚“头脑风暴”的研讨会在韶举办。会议围绕加快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等内容深入探讨交流,重点介绍了“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致力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协同创新体系,解决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链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韶关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和老工业基地,具有后发优势。这场研讨会在韶举行,也吹响了显示产业自立自强的号角,促使我们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承接新型显示产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跑出韶关加速度!”孟徽说道。  

履新近4个月以来,在各项科技工作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中,孟徽统筹科技局配合发改局在我市召开碳达峰碳中和“丹霞论坛”,邀请多位院士和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来韶出席论坛;陆续邀请安泰科技首席科学家、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院长周少雄、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元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贾平等专家学者来韶考察;拜会了科技部区域司、火炬中心等部门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相关领导和专家院士,并谋划年底前拟请各方在韶关开展相关工作……

“以才引才”:不拒众流方成江海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作为从部委到韶关任职的科技部门工作者,孟徽深知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粤北韶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全面提升韶关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为此,他配合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参与编制《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助力韶关以“南岭团队计划”为引领,以“丹霞英才计划”为主体,以“韶州工匠计划”为基础,整体推进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工作融入“打造对接大湾区和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先行响应地、大湾区辐射带动内陆发展的枢纽节点、大湾区虹吸效应和集聚资源的落脚地桥头堡”的目标任务中。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即将出炉的计划,吸引国内外高端团队和高水平创新人才来韶落地,让更多科技成果在韶关落地、转化,带动更多上下游产业来韶集聚、发展。”孟徽认为,韶关要加快绘制“人才地图”,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存量方面,韶关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让韶钢、韶冶等企业通过科技赋能,把传统优势转换为创新优势。增量方面,要大力吸引人才团队和科研机构来韶发展,实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立足新征程,孟徽深知韶关对各方人才的期待,他表示,自己也将大力服务好所引进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促进其融入韶关产业发展大格局中,为韶关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抓好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围绕即将出炉的《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加强人才新政宣传贯彻,组织实施人才新政、围绕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南岭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能级。同时,抓好优质创新资源引进,主动争取对接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的优质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的沟通联系,开展跨区域产业对接等招商活动,积极引入创新资源来韶落地及产业化,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在粤北田野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