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岛隧 志励学子——记港珠澳大桥“建设功臣”张宝兰南雄之旅

老同学热情的拥抱,学生崇拜的眼神,鲜花、掌声……近日,回到少年时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功臣”“南粤楷模”张宝兰深深感受到了老同学和莘莘学子的亲切之情。  

“年轻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给学子们上课的时候,张宝兰分享了自己筑梦伶仃、圆梦岛隧的感人故事。

张宝兰专题报告会现场。

梦回少年  南雄故土刻下美好印记

1965年,张宝兰出生于南雄市百顺镇的一个工矿家庭里。从小学到初中,张宝兰在山区小镇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国家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那时候我就想‘大家学雷锋,我们学什么呢’?”张宝兰说,看到大家学雷锋,就开始寻思从身边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又能帮到大家的事。细心的她,留意到校舍的泥墙很破烂,于是就邀上几个小伙伴,趁着周日不上课的时候,用水调好水泥和黄泥,把墙上的坑坑洼洼全都抹平。后来学校校长得知此事后,每次见到张宝兰的母亲都会夸奖懂事的孩子。初三那年,张宝兰转到南雄中学就读。在这次回校参观校史室的时候,她指着其中一张写着“八十年代的雄中校园”的图片,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们当时上学的雄中,现在变化太大了,条件好太多了,我都认不出来了。”

筑梦伶仃  珠海荒岛写下世界奇迹

“这个项目是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上也是首次提出:沉管隧道要保证120年在海底不漏水。”张宝兰坦言,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我们国家繁荣昌盛了,有实力去建造这样一座桥。不单单是我,很多人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而这个项目还能发挥我的作用,所以我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这一坚持,就是7年,从白手起家在荒岛上建试验室,到用坏5个搅拌机打出“超级配方”,再到浇筑沉管……张宝兰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大体积混凝土不裂、不漏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这个专业领域工作者都在追求的梦想。”张宝兰说,她很幸运,与自己的团队实现了这个梦想。  

梦想的实现,张宝兰和她的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初,他们要克服没水没电没网络“原始生活”的不便,并且还要战胜“魔鬼夜班”的煎熬,还要挺过一次次“成功之母”的挫败,甚至,还要战胜伤病。有一次,在检查沉管的时候,张宝兰不慎摔伤,“疼得连呼吸都痛”,但她硬是忍着疼痛坚持了一天,直到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才去医院就医,而这次休息,竟是她7年中唯一的一次休假。  

张宝兰坦言,艰苦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坚持下来,而坚持下来的人,都得到了成长。“我非常感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也为能够参与到‘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建设之中,感到无比荣幸。”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大桥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其中就有张宝兰。  

“习总书记对我们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对于当天的接见,张宝兰记忆犹新。“我为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隧造桥技术实力,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为能代表四航局众多建设者们现场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张宝兰对笔者说。(作者:董子龙 曾诚 摄影报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