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乡村藏大产业——“美丽乡村粤北行乡村振兴韶关策”主题采访采风见闻之二

民居村舍白墙青瓦,花草树木迎风吐艳,庭院村道干净整洁……一处处“静坐庭院、闲看落花”的桃源一隅正在成为美丽乡村诗词里最生动的现实注解。  

3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5万元增长到近56万元,从连排破旧的危房到如今拥有210多栋整齐划一的新建和改造房屋。这一组数据的变化,表明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强,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三个在先”抓党建灵潭走出“污泥潭”

说起如今的灵潭村,已是南雄全市公认的以党建促脱贫的“标兵”。在无人机的镜头下鸟瞰,灵潭宛若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雄州大地,令人向往。谁也不会想到,这颗明珠当年曾因“穷、脏、乱、差”,在南雄当地被戏称为“泥潭村”。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灵潭这个红色革命老区村担任村干部近20年的钟治军在上任该村党总支书记后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告诉记者,在经过与扶贫工作队干部商议后,他们决定以“秀水灵潭,红色热土”作为定位,探索建立起“三个在先”党建机制,撑起村民脱贫致富、干事创业的“主心骨”。  

该村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全村50名党员带头参与到40个扶贫项目和新农村建设中,推动了69个重大事项落地实施。村民纷纷称赞道:“党组织带着我们办成了多年想办却办不成的事。”

“养鸡生蛋”促破题灵潭产业迎发展

跟随钟治军的脚步,记者爬上了灵潭村内的一处小山。在这里,一座占地900多平方米、高6米的厂房映入眼帘,厂房上“天润灵潭”四个字格外醒目。据悉,这是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由广东新供销天润粮油公司建设的腐竹厂。  

钟治军介绍,灵潭腐竹有400多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流失,以小作坊生产为主的传统产业逐渐衰落。但今天,在腐竹厂的带动下,灵潭腐竹这一传统产业重焕生机,吸纳了不少贫困户在腐竹厂就业。  

在干净整洁的腐竹厂里,老师傅曾祥跃边走边看,不时地停下脚步,麻利地将一张张腐竹揭起整平。做了20多年腐竹的曾祥跃,以前是在自家的小作坊制作腐竹,现在村里新建的腐竹厂上班。他一边忙活,一边说道:“以前的小作坊最少要两个劳动力,条件艰苦、赚钱不多,现在来到工厂上班,活轻松了,每月还有两三千元的稳定收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要怎样将村里的资源变成产业,为灵潭“驯养”会生蛋的母鸡,带动村民富起来,是挂点帮扶单位进驻该村后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们村交通便利,村里有国道,高速公路路口近在眼前,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劳动力也富足,这些优势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起来呢?”经过村两委干部和帮扶单位成员几轮讨论,发展旅游农家乐、兴建烤烟房、投资腐竹厂……一只只“小母鸡”被“揪”了出来。  

为了让这些“小鸡仔”尽快出落成能生蛋的“母鸡”,灵潭村决定成立村集体公司——济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由公司整合帮扶资金、村集体收入和流转土地、村民入股资金,通过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了腐竹加工厂、光伏发电项目、烤烟房、农家乐等乡村产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集体“造血”功能强灵潭脱贫有保障

去年,黄屋村贫困户徐承花单在农闲时到公司务工,就领到了8000多元的报酬。她特别高兴地对记者说:“想不到我这个50多岁的大妈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这样的好事以前谁敢想啊!”  

经过“圈养”,灵潭村的“母鸡”终于可以下出“金蛋”。而为了让“母鸡”生出最优质的“蛋”,灵潭村又以公司为基点构建起“政经分离”的管理模式,由村集体所有的济福公司负责村中产业项目的资金注入和资产管理,村委会和公司各司其责。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56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8元,较前年增长了20%,44户贫困户的收入更是翻了一番,全部脱贫出列。  

目前,灵潭村实现了自来水到户全覆盖,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工,村道改造、绿化、美化,房屋外立面改造、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基本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刚刚过去的10月,该村正式入选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土画卷正在灵潭徐徐展开。(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