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坚持系统思维,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南雄市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围绕争当全省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资源资产价值化,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为导向,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聚焦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确保农业人口“转得出”

南雄市扎实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建设,通过出台农村宅基地规范审批管理、违建管控等12个政策文件,分两个阶段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以强化规划、规范管理、摸清底数等“5+1”为重点内容的第一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再探索推进宅基地流转、抵押、有偿使用等第二阶段任务,今年该市各镇(街道)均要实施1个行政村及其他3个村小组试点的改革任务。  

同时,南雄市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完成土地确权面积57万亩、颁证到户9.28万户,颁证率99.6%,被评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司主体、市场运作”原则,以南雄市雄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南土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村设置相应服务站点,形成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将农村土地经营权等逐步纳入交易范围,优先安排土地流转程度高的地区实施涉农项目,落实奖励激励措施,调动镇村干部积极性。2020年,该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27万亩,流转率达47%,新增签订流转合同土地面积2.5万亩,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石。

此外,南雄市还扎实推进“三变”改革,将“资源变资产”,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208个经济联社和2558个经济合作社成员界定和登记赋码工作,2020年南雄农村集体资产总计12.89亿元。其中,湖口镇湖口村张屋村通过“三变”改革,打破固有的田埂地界,积极引进现代农业产业,改善人居环境,还留住乡愁;将“资金变股金”,由南雄市扶投公司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发展产业,明确贫困户或村集体持有股份比例,按股比分配收益,2016年以来,共形成135个经营性扶贫资产2.975亿元,累计产生收益约7700万元;将“农民变股东”,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运作,在各镇(街)至少选取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资产量化试点工作,以股份或份额形式将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人、固化到户。

聚焦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 确保农业转移人口“接得下”

南雄市城区面积共23.8平方公里,其中北城新区面积3.63平方公里,北城新区建成后预计可容纳人口5.5万,北城大道、崇贤大道、黎灿学校第二校区、市中医院医共体总院等交通、学校、医疗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今年将继续投入6.94亿元,基本完成路网、绿地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城区将继续往东部拓展,推动雄州-珠玑同城化发展,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预计可容纳人口10万。  

同时,南雄市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47亿元的雄信高速公路建设,持续抓好省道S342线等重要道路升级改造,打通内外交通大循环。不断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功能,目前共有中小学校56所、学位58080个;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9个、病床1776张,能较好满足教育、医疗服务需求。  

大力实施县城品质提升“439”三年行动,推进老旧小区和“三旧”改造,加快公共配套项目建设。全域推进乡镇提升“139”行动,完成7个镇“139”整治提升,正在谋划实施乌迳、黄坑等第三批试点镇,重点打造珠玑文化小镇、油山红色小镇等一批特色镇。

聚焦产业融合大发展 确保农业转移人口“稳得住”

大力培育招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租金+薪金+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加快三佳村一二三产融合先导区、黄金香印葡萄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村17个。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计划通过5年建设,扶持10个万亩高质高效农业产业、培育5个万亩精致果蔬产业和打造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同时,坚持把高新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大力推动提质增效,实施“腾笼换鸟”。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探索以EOD模式统筹林业生物、森林康养等产业联动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期间预计每年可提供约1000个就业岗位,通过产业发展提高吸附能力。  

此外,抢抓第五届世广会筹备契机,大力开展招商,目前已完成新签约招商项目19个,总投资额逾百亿元。筹办“百企千才聚苏区乡村振兴开新局”国农招商推介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科研院校,全力推动产业大发展。  

下一步,南雄市将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资源资产价值化、大抓招商引资等方面下功夫。一是以高新区为新平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步伐,走出一条产城融合的转型升级道路。二是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加快推进北城新区建设。注重城市建设、发展市区经济。三是以产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工业化的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原中央苏区、重点老区苏区政策优势以及2024年举办第五届世广会契机,进一步发挥“南雄服务”招牌优势,大力开展工业招商、农业招商、文旅招商,提升城镇发展活力。  

作者:李思番

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