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以文明创建铸就城市之魂

前言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文明是一方人民的追求;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梦想。  

在丹霞山下,锦江河畔,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吹拂着文明的新风,点亮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灯,创造着千万人民的幸福生活。  

仁化县文明委2018年第一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暨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

仁化,在文明创建中砥砺前行。

近年来,仁化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明委指导意见和精神,结合县委“一三九”发展战略,以打造“仁爱仁化”为目标,深入推进各项创文工作,城乡面貌逐步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继2014年成功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后,2018年2月仁化再次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

2018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起始之年,作为新一轮创建周期的县级提名城市,仁化县将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的重要手段,全县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路高歌,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

“9·20公民道德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仁化好乡贤”发布仪式。

亮点一

铭记初心夯实文明根基

5月30日,仁化县委书记、县文明委主任林国华主持召开2018年仁化县文明委第一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暨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县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文明委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文“一盘棋”思想,对标新一轮创建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把新一轮创建工作作为检验仁化县“六讲六比”作风建设的“试金石”。要求全县上下要拿出久久为功的拼劲韧劲,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打好创建攻坚战,切实提升仁化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擦亮“善美韶关,仁爱仁化”创文品牌。  

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号角正式吹响。  

全县上下按照今年制定出台的《仁化县关于加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仁化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仁化县2018年创文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表》《仁化县2018年创文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仁化县2018年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创文工作长效制度,全力推进创文工作。根据韶关“一年打牢基础、两年攻坚克难、三年巩固成果提升水平”的总体工作安排,坚持“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全程创建”的原则,以目标为导向全面精准对标创建,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补齐差距短板,以创新为导向全面营造浓厚氛围,实施挂图作战,推进常态长效。

仁化县2018年“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现场交流活动。

推行领导领衔机制

全县各级各部门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重要内容,与日常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将县创文办设置为县委常设工作机构,由县长总统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具体负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确保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创文办下设综合创建组、城镇提升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红色文化组、全域旅游组、资金保障组、督导组7个小组,确保创文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

推行督导问责机制

找差距、补短板、动真格,坚持创建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问责就跟进到哪里。设立曝光台,组织暗访督查记者组,对突出问题随时曝光,印发通报限期整改,每周一期创文简报制度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实行全覆盖、拉网式督导。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对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作为典型予以曝光,严肃追责问责。

推行学习培训机制

为提升全县创文工作水平,仁化举办多次不同人员不同范围的创文业务培训,并积极组织创文办及创文重点责任单位的领导到东莞、惠州的博罗和龙门、清远的佛冈,肇庆的四会和德庆等地参观学习创文工作先进经验。

仁化县创文网格化管理第八区开展“同喜同贺中秋同欢同乐佳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推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出台《仁化县关于加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创文工作长效制度,征集出台仁化文明出行十五条等市民文明行为规范,以省定贫困村为切入口,在全县各村(居)逐步修订完善新时代村规民约,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推行网格化管理

将创文工作重心转移到小区,把县城人口聚集的新城社区、高坪社区、老城社区、水南社区等社区,划分为创文网格化管理小区,采取县领导牵头、小区为主、居民自治、单位帮扶等工作机制,建立了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机制,切实消除管理盲区,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推行市场化管理

采取“管干”分离、“门前三包”等管理办法,做到管理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构建仁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亮点二

高举大旗强化志愿服务

文明创建是一道“必答题”,更是一张“惠民答卷”。今年以来,仁化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坚持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全域共建,不断深化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内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压实各级创建责任,一大批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城市软实力、新风尚正逐步形成。文明创建不仅给城市带来大变化,也为市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仁化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网络文明等文明引导行动,全县80多个单位的公职人员率先垂范,全员常态化定期参与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开展“仁爱之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目前,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5825人,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为4093人,累计服务总时长达177000余小时,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理顺工作关系。各单位负责好本区域志愿服务工作,民政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群团组织和相关部门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共同推动,形成了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工作格局。  

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体系。在各行业、国有企业、中小学校设志愿服务支队;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乡镇、街道设志愿服务大队;在各村、社区、企业车间、行业基层单位设志愿服务中队;社会各界志愿人员依法注册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以“美丽仁化,你我共建”“情暖回乡路”“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电暖人间”“送欢乐下基层”“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等主题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公共场所文明引导、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行动、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理念,营造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以“学雷锋——义务植树”“多一分绿色,多一点环保”等为主题,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推动义务植树、绿化美化、清理脏乱、整治环境等志愿服务行动。  

同时,全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9个、实践所27个、实践点5个,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着力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亮点三

和谐宜居提升城市颜值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洗心革面”的过程。为此,仁化县将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抓好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积极开展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县城中心区域面貌大为改观。全面深入实施城市升级行动、乡村振兴行动,扎实做好旧区改造、新城建设、乡村建设“三篇文章”,加快整体推进县城拓展升级、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仁化县成立创文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城市“六乱”、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户外广告等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创文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执法行动,着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宜居环境,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丹霞彩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提升。  

——在道路交通方面,武深高速仁化段已建成通车,周田镇至韶赣高速丹霞出口市政道路改建已完工,丹霞新城龙井路已完成。北门片区市政工程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锦江路房管所至省道246线市政道路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加快实施。同时,正制定实施县城交通疏导方案,着力缓解县城交通拥堵。  

——在生态水系方面,仁化县是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县,为加强治理,仁化出台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实行“河长”负责制。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建设11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成生态旅游河堤212公里,精心打造了生态景观型河道106公里,覆盖环丹霞山风景区及董塘、城口、长江、扶溪等镇的主要江河流域,成为该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  

——在美化绿化亮化方面,重点推进了锦城公园文化广场、丹霞大道、锦山公园、丹霞高速路口广场等8个县城主要道路节点美化、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其中,将董塘镇大富村至白莲村沿线路灯再延伸2.8公里至白莲村,安装了72盏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下一步,计划投入695万元实施周田墟镇至新庄工业园路灯安装项目,安装路灯道路共约13.2公里。

——在环卫设施服务方面,每年投入2500多万元将全县11个镇(街)圩镇区域环境卫生保洁及各自然村垃圾清运工作纳入市场化管理。建成县、镇、村三级垃圾收运体系,形成了“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工作机制。结合十镇一街环卫市场化运营开展镇、村统一清扫、清运、处理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设立垃圾中转站11个,配有清运车22台、垃圾压缩车4台、压缩箱体10个、挂桶式垃圾桶1300个、手推车373个、分类垃圾箱414个等垃圾配套设备一批,各镇(街)全部建有“一镇一队”保洁队伍,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另外,全县125个村(居)委会全部纳入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设立垃圾收集点2742个,配备保洁员自然村487个,保洁覆盖率为98%。  

——在公共设施配套服务方面,仁化县投入13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第一、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建好了一批市政道路、环境卫生、医疗教育等重点项目;县城“五小”惠民工程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了丹霞新城至仁中桥小公园、丹霞新城小公园、二小路旁小公园等3个小公园,小太阳幼儿园旁小广场、园林所前小广场、中行门前小广场、原住建局前小广场、丹霞步行街前小广场等5个小广场;新市场小停车场、供电局篮球场旁小停车场、新东花园后侧小停车场等3个小停车场建设。下一步,计划推进“五小”惠民工程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近年来,通过大投入、大改造、大建设,仁化县空间优化、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文化传承和生态修复整体推进,城市功能和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中心城区加快拓展优化,宜居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缓堵保畅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道路比之前更整洁了,绿化设计更合理,小区管理更规范,创建惠民看得见。”这些是仁化市民们的心声。

乡风文明进农村。

亮点四

崇德向善彰显精神气质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在创文工作中,仁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市民在自觉参与和践行中提高文明素质,让人人知创建、人人愿创建成为常态,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仁化大地蔚然成风。  

今天的仁化,一股蓬勃生长、崇德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漫步城乡大街小巷,无论道路边的路灯杆、建筑工地围挡、商家LED电子显示屏,还是商场、银行、行政服务窗口,无论翻阅报纸或是打开电视,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赏心悦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正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成为仁化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最深沉的底色。  

近年来,仁化县紧紧围绕“突出人文景观、展示地域文化、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理念,结合市委打造“善美之城”城市品牌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善美韶关,仁爱仁化”创文品牌。为了更好融入市民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不仅在数量上增多,在形式上也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将各类公益广告与城市小品、政府公共设施及仁化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落地公益广告、街景式、灯箱式、园林绿雕式等多种形式的公益广告,在外观上,被制作成了灯笼、折扇、书卷、中国结等各种富有传统特色的形状,配以不同风格的精美画面,不仅成了城市中亮丽的风景,也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切身感受到了仁化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干劲。

提高群众参与度

公职人员带头讲文明话,行文明礼,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给广大群众带个好头、做好榜样。广泛动员各机关单位参与文明创建,通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崇尚文明、遵德守礼,提高市民对创文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

办好道德讲堂

仁化把道德讲堂总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分设于各机关单位的道德讲堂或幸福人生课堂作为“分战场”,定期奉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餐。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作用,着力“在选培宣讲员、选择主持人、营造氛围”上下功夫,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人讲述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了讲政治、扬正气、提精神、添动力的良好氛围。

丰富创建载体

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单位(镇、村)创建、文明家庭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公厕创建等创评活动,塑造城市文明细胞。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好乡贤”等评选活动。形成了立得住、传得开、学得来的“群英谱”,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着力传播城市文明正能量。

打造好人之城

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常军德、廖桂友、李辉红等10人荣获2017年第三届仁化县道德模范称号,李梅芳等3人入选2018韶关好人。此外,通过打造全方位、立体的宣传功势让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传进千家万户,让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妇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学模范、敬模范、做模范的良好氛围。

关注未成年人

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18年,全县共评出23名“美德少年”、25名“新时代好少年”、117名“三好学生”、74名“优秀学生干部”,树立未成年人身边好榜样。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全县共8所学校获得“韶关市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所获得“韶关市书香校园”荣誉称号,6所获得“广东省书香校园”荣誉称号,7所幼儿园被评为“韶关市一级幼儿园”,1所幼儿园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

亮点五

厚重文化造就灵魂内核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来自于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繁华的街区,还取决于思想文化的高度。2017年11月,仁化县的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作为全省13个命名地之一,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了“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牌匾,这也是全市唯一入选地,为仁化红色文化增加一抹荣光。在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仁化县不仅认真谱写红色文化,还积极弘扬移民精神和工矿精神、挖掘禅宗文化、保护开发民俗文化、构建绿色文化……通过不断发挥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为文明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擦亮“善美韶关,仁爱仁化”创文品牌。

谱写红色文化

作为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革命老区,仁化县大力推进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城口红军长征纪念广场和红军街建设,积极做好谭甫仁旧居等革命遗址遗迹修缮,并统筹推进城口红色特色小镇建设。同时,加强对石塘双峰寨和董塘安岗红色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系统收集红色历史记载和人物事迹,着力把仁化打造成为红色革命圣地。此外,注重引导仁化广大人民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鼓励全县干部群众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仁化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以及开创仁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弘扬移民精神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仁化以安置新丰江、南水水库移民的移民村为发掘重点,挖掘涉及移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举办专题展览,将移民精神强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提升仁化人民的思想境界。

弘扬工矿精神

依托凡口铅锌矿、丹冶集团和中核锦源铀业等工矿企业和高坪水库、锦江电力建设等重大工程,充分发掘行业先进人物、劳模、感人事例,搜集整理工矿遗迹历史,培育和发展独特的有色金属工矿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的工矿精神。

大力挖掘丹霞文化

认真搜集整理仁化的丹霞文化历史,做好对摩崖石刻、文物遗址的保护工作,结合旅游发展,加强对锦石岩寺、别传寺等寺庙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保护开发民俗文化

石塘月姐歌和堆花米酒已成功申报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设了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组建了月姐歌表演队伍。古夏八音、走马灯被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了古夏村舞狮队。在每年春节、元宵等传统节假日上演传统民俗活动,使真正有质量保证的精品民间文化,渗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市民感受到文化力量。

创新构建绿色文化

仁化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韶关旅游业的四大景区之一——大丹霞所在地。仁化县大力加强对丹霞山的保护与管理,加快与丹霞山的融合发展,借助大丹霞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挖掘县域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全面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举的绿色生态文明,争当韶关市生态文明和乡风文明排头兵。  

文明,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和象征,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以文明素质提升为方向,以城市风貌改善为抓手,以惠及民生为根本,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助力,仁化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坚实而有力,心怀梦想的仁化儿女必将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文明的力量,向着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目标自信迈进。(作者:陈云飘 图片由仁化县委宣传部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