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桃李竞放果满枝——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韶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教育强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利长远、强后劲的突出位置,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尤其是“十三五”时期,全市教育系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我市继2014年实现广东省教育强市、2015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后,2019年9月,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成为粤东西北12个地市中率先成功创建的4个地市之一。2020年,成功创建省现代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5年的60.0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4.27亿元,增幅达40.36%,基建投入达28.66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28.46万平方米。全市各地累计完成达标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52所,完成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41所。  

——市区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合理。从2016年开始,我市每两年对适龄人口增减变动情况作一次学校学位需求分析研判,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通过合并搬迁、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对市区学校布局进行整合优化,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浈江区风采实验学校、韶关市张九龄纪念中学等已完成新建或改扩建并投入使用,韶州中学新建项目和广东北江中学改扩建项目(一期)计划于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积极开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探索。全面推进优质初中培育试点工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前各地已确定培育优质初级中学17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试点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仁化县力争今年成功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试点县。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市还确立了22所省级信息化中心校,完成了韶关教育云数据中心第三期建设和市直教育系统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第一期建设项目(北中、一中、田中),全市独立建制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信息化覆盖率已达100%,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有效推进。  

——积极开展文明校园、绿色学校、特色学校创建和研学实践活动。据统计,全市共有4所全国文明校园、3所省级文明校园、221所市级文明校园,82所省绿色学校,6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9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85所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7所广东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2所广东省校园排球推广学校。目前,我市正在开展韶关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评审认定工作,共认定19个基地2个营地。大力协助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系列活动,联系发动师生参加“七一”“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等活动。

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3.1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1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51%,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5.45个百分点、3.93个百分点、6.35个百分点,全市义务教育残疾人入学率达96.37%。我市成功创建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全市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1本5专”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初步显现;民办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全市现有民办教育机构592个,在校学生15.44万人;社区教育活力显现,南雄、乳源等6个县(市、区)已创建成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乳源已创建成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乐昌成为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2020年,我市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在山区市中继续名列前茅。优先投档线(不含农村专项)、本科以上上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是14.22%、53.70%,连续8年增长。去年,春季高考录取7339人、夏季高考录取13573人,其中,本科录取8452人、专科录取5121人。

去年,我市获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立项15项,获省财经素养专项课题2项。获颁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10个,获广东省2019年度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成果15项。2020年度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课题423项,结题课题372项。获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1项。确定市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项目10项。2020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六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中,我市教师、校长获一等奖11篇、二等奖23篇、三等奖54篇。并正式启用韶关市教师发展服务中心服务平台教育科研管理系统。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学历水平全部达标,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76.75%,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62.22%和85.22%;高中教师学历达标98.7%,高中阶段学校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6.86%,高一层次学历水平与2015年相比有明显提高。实施“丹霞英才”计划,全市教育系统2020年招聘“丹霞英才”专任教师597人。目前,全市共培养省、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74人,特级教师59名,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38人,省级骨干教师112人,省、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29个。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教育,严肃处理师德违规行为。认真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中考改革工作全面推进。  

我市于2016年4月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7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级示范区。2019年8月,我市10个县(市、区)已全面铺开“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提高了教师编制使用效率,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2017年以来,交流轮岗教师7086人,交流比例达19.77%。我市改革经验做法受到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推介,并获评2018年省人民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稳妥推进。我市出台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浈江区、乳源瑶族自治县为先行试点。目前,两地率先探索了职级设置、校长选聘、交流任职等办法,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实现学校“去行政化”,逐步建立起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和运行机制。我市将在指导浈江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完成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在全市铺开。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教育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继续扎实做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全市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起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统筹市域教育编制资源,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专户,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继续完善普通高中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加大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力度,扭转“唯分数”的评价倾向。认真做好新高考落地方案各项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接下来,市教育局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纯 通讯员 薛梅沁

编辑:李建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