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市梅花镇因地处风蚀严重的乐乳溶岩高原腹部,残剩的石灰岩漫山遍野,如永不凋谢的梅花,故称之。这里有争奇竞秀的峻峰,幽深静谧的岩穴,雾气飘飘的峡谷,还有迷人的传说,仙人岩则为其生动一例。
山雨初歇,泊车于梅花镇古子坑村,与友人一行沿西南至东北方向的峡谷深入,这里草木繁茂、高大险峻的山岭起伏有致,自然风光别具魅力。
约走了2000米,路西侧石灰岩坳坑内,巍然挺立一方“永不许人洗手”碑,额雕“双凤朝阳”,大红花沿纹,立碑时间为:民国三年。与此碑一道之隔有一三角形水井,曲折石径通井底,溪泉自东北至西南绕流,从岩隙渗出一泓清水,水质甘冽、醇正鲜美,尊名“仙人井”。
“仙人井”西北方有一座塔。该塔坐西北向东南,正面中央开近0.4米高拱门,供烧纸用;额刻扇面背景的“敬字炉”;口沿阳雕藤蔓花朵纹,配联:“敬藏先圣道,惜收后贤书。”落款是“光绪廿八年季夏月中浣旦立”。塔造型古朴精美,整体基本完好,对研究“梅辽四地”古文物有一定参考价值。
石道尽头便是仙人岩。岩坐北向东,背枕雄浑壮丽的背夫山,面仰奇峰并拢的朝坑窝,东傍丰满的青岭,西邻厚实的杉树窝,东西合拢成似合还张的狮口,形如瓮城。据介绍,早在唐末黄巢起义时,古子坑财主请了一位花名叫“红鸡公”的长工,有天他上山割草,被从岩中传来的鸡(疑为观音化身)啼声引到观音岩后,顿感精神爽朗,觉得这里是修心养性的好场所,于是筑庵修炼,奉祀观音娘娘,时人称“仙人岩”并延用至今。一说当地流传,梅花山奇水异,古子坑仙人岩尤甚,朝庭恐出高人与之抗衡,遂筑寺镇之。寺门前巍立一对石灰石雄狮,连座近2米高,栩栩如生、威风凛凛。门额悬“仙人岩”匾额,配门联:“一朵慈云仙人岩外云皆覆,半瓶甘露臣民门中我又沾。”内岩约10米、面积近30平方米的石灰石溶洞,钟乳石串串,如冰锥倒挂;石柱森森,如擎天顶梁;石笋丛丛,似莲蕾朵朵。洞额悬“南海观世音”匾,配楹联:“岩空玉照竹兰天,仙座中莲花映日”神龛供观音鎏金像,配对联;“仙人园光普照万古,观音慈悲济千秋”是“梅辽四地”的重要祭祀场所。岩内外仍伫立“信众芳名碑”“永垂不朽”“山河并固”“经畲广瞻”“重建庵房”等近30块各年代的碑,记载与岩有关的事迹,成为一种特殊档案、珍贵文物。
文字:黄玉美
编辑:刘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