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可以这样干!这个由返乡大学生打造的生态农场不简单!


新丰县丰城街道横坑村

一处小山坡旁,

无人机飞升俯瞰绿色大地,

蜿蜒的溪水滋养出一道蜿蜒的竹林,

竹林与小山坡一起

围出一片100多亩的农场。

这片小小的土地,

一年四季生产上百种

应季的蔬菜瓜果、蛋鸡奶牛,

为珠三角一带100多个

家庭、餐厅和饭堂供应

健康、安全、有机、新鲜的食材。



在这里

附近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农民辛勤耕耘;

在这里,

离开了好几年的白鹭又飞回来了;

在这里,

蛾蝶蝇蜂和野菜杂草都能安居并存;

在这里,

夜晚蛙声片片,

十几头印度奶牛

每天吃1000多斤草、

产下几百斤牛粪;


在这里,

农场主从黄鼠狼口中

救回来的小猫尽情穿梭玩耍

这只小猫大概是新丰最快乐的猫咪;

……


这个农场叫做——

蔬东坡(CSA)社区支持有机农业园



农场主不是传统印象中

几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

而是一群朝气蓬勃、留学归乡创业的大学生。

他们喜欢大自然、喜欢农村、喜欢生机勃勃的事物; 

他们曾经在外地打拼、在纸上耕耘,

如今回到熟悉的家乡、在田里劳作,

他们怀着梦想,

希望打造出一个集生态种植、农耕体验、旅游观光、自然科普、亲子教育、研学基地于一体的有机生态农场。


返乡逐梦:
在山边建一座新型农场

农场主之一的潘伟是一名“海龟”,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匹兹堡博恩特帕克大学就读工商管理硕士。在匹兹堡,潘伟接触到CSA社区支持农业并成为了当地CSA农场的会员,对健康的食材、有趣的农耕体验、和谐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形成了回国创立CSA农场的想法。“现在的市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优质食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看好国内安全食品的市场潜力。”潘伟告诉记者。


潘伟的农场生活


什么是CSA社区支持农业?

字面意思是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的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支付预定款(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解释来源于网络)


潘伟在新丰长大,新丰自然环境好,温差大、水土条件优越,要实现农场梦,潘伟形容他“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回乡创业。2016年中,潘伟回到新丰,与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开始筹备CSA社区支持有机农业园。


正在农场辛勤耕耘的人们。


潘伟和小伙伴们一起花了大半年时间,走遍了新丰县城周边乡镇的大多数乡村、河谷甚至大山,去了不少偏远的地方,最后却在离县城只有10分钟车程的横坑村找到了心仪之地。“我对农场所在地可谓一见钟情,这里的竹林沿着小溪延展,和一座山圈出了100亩水田,是一个天然的大农园。”潘伟说。2017年3月,蔬东坡农场正式创立。2017年9月,农场开始正式生产。


追求品质:
朝着健康安全有机目标奋进

为了实现定下的提供健康、安全、有机、新鲜蔬果的目标,2017年3月至9月——农场正式开始生产前这半年时间,潘伟和小伙伴们做了以下工作:在之前种过菜的地方种水稻,因为水旱轮作能够减少地下虫和病害;之前种水稻的地方,任由它抛荒生草;长出来的草供应给买来的13头印度水奶牛。“这些水牛个头大,是纯正的吃货,每天要吃1000多斤的草,我们每天可以收集几百斤牛粪,用牛粪沤制有机肥。”潘伟说。


潘伟的团队很有想法也很坚持原则。“农场所有蔬菜都按有机标准种植,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从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潘伟说,他们通过应季种植、轮作间作、休耕等方式,保持土壤活性和规避虫季。对影响生产的草,他们全部实行人工除草,坚决不使用除草剂,确保土壤可以循环耕作。



图片:捕虫板,杀虫灯,蜂瓶


“我们还会向附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教种植经验,用生物防治的办法解决各种问题。”在潘伟的介绍下,在农场上,随处可以看见他们精心设置的捕虫板,杀虫灯,蜂瓶等小工具。“我们会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蔬菜剩叶、稻秆、动物粪便等拿到沼气池发酵,通过堆肥等方式形成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机肥料,并放回到田里促进土壤改良。”



有机农场


潘伟说,以往接受省、市农业局的检查,农场的产品均为优质农产品,农场还会不定期寄送样品到省农科院进行检验。现在,农场正在申请有机认证。

做新型农民: 
让更多人正视农产品安全

大学毕业出国留学,留学归来返回农村创业,潘伟的发展路径在一开始并不被家人看好。“全家人中当属奶奶最生气。”潘伟说,奶奶那辈人认为,老一辈辛辛苦苦打拼好不容易离开农村,到他这一辈人,又回到农村耕地,“真没出息”。“可是爸爸自从品尝了我种的黄瓜,从中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就再也没有反对我回来创业了。”潘伟说。


蔬东坡农场大学生团队。



潘伟的团队一共有7个人,有3个是“海龟”研究生、3个大学本科生和1个经验丰富的农业从业者。其中那名经验丰富的农业从业者与他们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对蔬果质量的追求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他们从他身上获益良多。另外,农场还有一名来自英国兰卡思大学的顾问,是一名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学者。


正在农场辛勤耕耘的人们。

潘伟说,附近村民对他的农场非常好奇,越来越多村民对他们的做法感兴趣,经常过来看看、问问、帮帮忙,部分村民利用闲余时间来农场帮忙、为家里增加收入。如今,农场有长期工人8名,根据不同时节,平时有散工3到10人,可以说,农场直接或间接为20多户农户提供经济来源。



最近,潘伟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附近一些村民会来购买农场的农产品,一些村民开始认同农场所做的事情,他们开始正视农产品安全的问题,甚至有些村民开始模仿农场的做法。潘伟说,他们希望通过农场的力量,带动远近农村科学合理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同时达到提高农户收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目的。

振兴乡村: 
打造多功能农业主题园

新鲜,可以说是蔬东坡农场农产品的代名词。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可口、营养丰富,农场采摘蔬菜后马上用真空预冷机进行处理,减少配送过程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确保蔬菜从田头到餐桌时长不超过18小时。农场的牛奶也是当天挤完当天配送。现在,农场有年套餐、半年套餐客户近100户,活跃会员200多个,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地,蔬果还提供给当地部分政府单位。



在潘伟等人的努力下,农场与省内多家旅行社和研学机构合作,希望把农场打造成亲子教育基地,还一起开发了一些农耕教育课程、自然科普课程等活动,为全省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了走近田园、体验农耕、学习生态的自然教育场地。“农场现在每个月都要接待10个以上来自香港、澳门或者省内的旅游团。”潘伟说,每到周末,农场就非常热闹,大小朋友来农场嬉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既享受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又学习到传统的农耕知识。


游客观光采摘


“很多人认为我们从事的是农业,其实我不那么认为。”潘伟说,“或者说,我们不只是在做农业,从一开始,我就把蔬东坡定位为服务业。按照有机标准,结合传统农法种植,为客户提供健康食材,只是我们最基础的服务,毕竟蔬东坡首先是一个农场。但在未来三年,我们计划把农场的用地规模扩大至300亩,在坚持生态有机种植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把蔬东坡打造成集’生态种植、农耕体验、旅游观光、自然科普、亲子教育、研学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主题园。未来我们还将建立大型生态种养基地,建立生产线,做有机蔬果的深加工,以及开发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手记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吸引更多人才到韶关“上山下乡”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活在城里的人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吃上生态有机的食物、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包括蔬东坡农场这个典型代表在内的广大乡村,正好为城市提供了食物来源和生态屏障,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韶关地域广阔,生态环境优越,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加上紧贴珠三角的区位、交通和市场优势,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韶关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快建设珠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地,实现绿色崛起,就必须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新丰县丰城街道横坑村这个小山坡旁的100多亩土地,因为这群返乡大学生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朝着梦想执着前行而熠熠生辉。乡村振兴,正需要这些充满理想、富有行动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他们回到家乡或是留在家乡,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蔬东坡农场的大学生们,每天除了要关心蔬果的种植周期、除草除虫,还要悉心安排农场的资金使用,每个月的收入到账以后,他们就要马上把资金投入到农场设备设施的购置建设或者某些不容易马上看见效果但是必须不断加大投入的地方,农场的资金经常面临捉襟见肘的情况,但是只有持续不断地完善农场的各种条件,才能让他们的梦想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断完善人才支农政策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村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一系列的部署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视。


不难想见,只要韶关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用好现有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到韶关“上山下乡”,韶关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韶关特点、加快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李方静

图片: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部分照片由农场提供

视频:王志珍

编辑:曾潇英 朱海雯

责编:曹智辉 王善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