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核科普于一体——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在翁源揭牌

这里是中国第一个花岗岩型铀成矿的最大聚集区、这里建设了中国第一条简法铀水冶生产线、这里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了三分之二的核燃料——这里就是翁源县半溪村。3月23日,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在翁源半溪村揭牌,经过5年多的建设,广东核工业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展现,其中有不少故事还是首次被讲述。

上图为市民在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五大展区之一的希望铀矿陈列馆参观。王志珍 摄

走进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希望铀矿陈列馆,一个按1∶10放大的铀矿石赫然陈列在序厅中,展示了翁源丰富的铀矿资源,几行大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制造从下庄起航”,带领人们重回那个筚路蓝缕的创业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为了支援国防建设,祖国各地的核地质人来到翁源半溪村,组成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自此铀矿的探寻之路开始展开。  

下庄铀矿田于上世纪50年代初被发现,是我国第一个突破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希望矿床所在地。希望矿床的探明突破了当时外国专家“花岗岩体中不可能有工业价值的铀矿”的断言,填补了我国花岗岩地区铀矿找矿技术的空白,由此形成了下庄矿田,推动全国掀起了花岗岩型铀矿找矿的热潮,以希望矿床为核心的下庄矿田找矿工作为我国培养出大量铀矿技术人才。  

随后,在下庄率先建立起了我国第一条简法铀水冶生产线,当时基地的工作人员以木桶、磁缸、石碾等生活中的物品替代相应设备,并根据原有的条件,重新设计铀原料提取的流程工艺,这套行之有效的提炼方法被称作“土法炼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了三分之二的核燃料,并为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我国国防建设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涌现出了王明健、周大东、李增贵、巩志根、李同强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由此确立了广东铀矿大省的重要地位。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包含下庄希望铀矿陈列馆、专家楼、供应楼、土法炼铀生产线遗址和希望矿床6号功勋坑道五大展区。周恩来总理的台历图片、核工业的开业之石——铀矿石标本1∶1的仿制品等众多珍贵的史料在基地被首次展出,由王明健绘制的“土法炼铀”详细流程图如今也被收藏在展馆内,曾经炼铀的历史场景将会在这里生动重现,让游客重温广东核地质队伍突破下庄、万人会战诸广等光辉历史,也反映出广东核工业地质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非铀多金属找矿、放射性环境调查、南粤古驿道勘查、地灾防治等方面屡创佳绩。  

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将打造成为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核科普于一体的教育基地,通过陈列馆内对核能与利用、辐射及防护常识等热点问题的科普,游客还能增长核科学技术知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类辐射。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露蓉 通讯员 黄伟琼

编辑:刘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