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忙碌耕种,电商产品运输车进出频繁,产业基地有序生产,扶贫车间机器轰鸣,一个个新农村雏形显现,一片片田地变身“聚宝盆”,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成片的扶贫产业结出硕果,村民们的笑脸洋溢着幸福……这是乐昌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呈现的幸福图景。随着一幅幅的生动画卷在乐昌市大地上徐徐展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
去年以来,乐昌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村集体收入大幅提高,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乡村治理水平大大提升,该市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2020年,乐昌市3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稳定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退出。沉甸甸的成绩单上洒满广大干部、群众心血和汗水,该市脱贫攻坚在各个方面精准发力,全面小康建设亮点纷呈。
乐昌市坪石镇莲塘扶贫车间。
产业扶贫 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微风吹拂,记者近日走进乐昌乐城街道下西村葡萄基地,当地农户正在忙碌耕作,映入眼帘的尽是满眼的生机。村民罗庚妹告诉记者,在这里干一天活,就有一天收益,而且比起以前做庄稼活轻松多了。
“村里调动村民参与种养和发展产业,一人一年就有两万多元收入,日子比起以前过得宽裕多了!”罗庚妹嗓门洪亮,言语中透露出脱贫后对生活的无比自信和对未来满满的希望。
像下西村葡萄基地这样的特色扶贫产业基地,乐昌市多得不胜枚举,通过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带动罗庚妹这样的贫困户实现贫困人口出列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该市通过落实“六种模式”“六个一批”“七个机制”的产业帮扶措施,推动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市场销售主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与扶贫产业结对全覆盖,调动贫困户参与种养、发展产业积极性,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和增收能力。
产业乃脱贫之本。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就如行医把准脉,治病开药方。
乐昌市通过构建“一市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广“基地+公司+贫困户+代管代销”帮扶模式,充分发挥香芋产业园及岭南落叶水果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建成产业扶贫种养基地72个10000多亩,其中39个贫困村建成扶贫产业基地45个。
“我们依托誉马葡萄酒庄园优势,出台了一个符合当地发展特色的《乐昌市酿酒型葡萄种植奖补办法》。”乐昌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对示范带动贫困户种植酿酒型葡萄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奖补扶持,带动了220户贫困户增收。
贫困群众的“梦想车间”
往年,乐昌市坪石镇肖家湾的贫困户肖永连早已背井离乡,背着行李在城市四处奔波,只为了家人的生活更有盼头。
但去年,肖永连却过上了每天“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小日子,因为他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每个月都能拿到固定的工资收入。“在这里工作,每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正在扶贫车间缝制宠物衣服的肖永连脸上洋溢着笑容,工作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走进乐昌市坪石镇肖家湾村扶贫车间,数十名村民正戴着口罩埋头忙碌,身前的一台台缝纫机“嗒嗒”作响,一幅幅布料“游走”在手指与机针之间,处处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坪石镇肖家湾村扶贫车间正是乐昌市扶贫车间的一个典型,该市通过采用“村集体+公司+车间+贫困户”模式,提升产业“造血”功能,引进爱心企业在肖家湾投资开设扶贫车间,让村民、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形成“企业有效益、贫困户有工资、村小组有租金、村委会有分红”的多方共赢局面,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小车间”正在撑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据悉,乐昌市目前共创建10个扶贫车间,累计带动600多人就业,其中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60多人,员工年平均收入达3万元,并通过开展“六稳六保”工作,做好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工作,指导各单位在招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在招聘公告内容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设置有关优惠条件,累计在公益岗位实现就业101人。
香芋产业园组培中心工作车间里的技术人员正在无菌接种室工作。 李哲 摄
消费扶贫情意浓 扶贫工作有温度
“农户自家产的蜂蜜,大家快来看一看!”日前,在乐昌消费扶贫展销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向过往群众推荐农户自家种养的各类农产品,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乐昌市建立了消费扶贫公益平台,拓宽贫困户及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销售广大贫困户和带贫企业的扶贫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调动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和贫困户稳定脱贫,使扶贫农产品成为贫困户的“摇钱树”。
据悉,该市通过常态化开展“乐昌每周消费扶贫日”活动及扶贫产品“八进”行动等,搭建起扶贫产品销售便利渠道,助推农产品走出去,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扶贫。
“我们在省扶贫办消费扶贫平台东西部扶贫协作线上平台,专门开通黄金奈李等扶贫特色水果预售渠道。”乐昌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借用农业银行“消费扶贫爱心卡”优惠活动,面向全省销售数十万斤扶贫水果,有效解决扶贫产品增产减收问题,推动贫困户、带贫合作社与外地消费市场有机衔接,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理消费扶贫爱心卡5289张。
目前,乐昌市共发放扶贫消费券1.5万余张,成功撬动全市消费扶贫约600万元,进一步激活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促进扶贫产品消费增长,加强消费扶贫力度,打造扶贫亮点,树立贫困户及带贫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持续积极参与扶贫产业信心决心。
精准施策聚合力 就业扶贫有实招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扶贫是推动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最有力的手段。
针对受疫情影响返工就业贫困户,乐昌市积极落实“三个优先”措施,实施就业和用工服务专员制度和“点对点”精准服务,同时会同东莞市人社部门,扶持就近或转移返岗(新上岗)878人,协助就业扶贫安置点复工复产。
劳动力有了,究竟如何转化成宝贵的人力资源?
该市通过开展就地就近就业奖补及技能培训工作,安排128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就地就近就业奖补,2020年已完成1099人的就业奖补,并通过开展家政服务员、粤菜师傅、电工等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各项就业技能,2020年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63人次、农业技能培训4921人次。
深挖“研学+”特色文化品牌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2019年7月以来,乐昌市以文旅体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为有力抓手,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启动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通过不断寻访发掘,这段办学历史逐渐为人所知。在省、市的多方配合下,该地打造了一个“研学+”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铁岭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纪念地转入长尾洞培联中学纪念地(一期),古朴而巍峨的坪石老街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纪念园映入眼帘,坐落在美丽的武江之滨的三星坪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纪念地,以及武阳司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办学纪念地雕刻着烽火岁月留下的红色印记,日前,呈现出百花争艳势态的这五大纪念地已完成主体工程,一座座战斗堡垒巍然如钢,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时代强音奏响着乡村振兴新乐章。
冬日的清晨,记者行走在坪石老街,感受着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纪念园艰苦而辉煌的烽火办学路。在雾气缭绕的远山衬托下,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纪念园红色的元素充满了古韵色彩,神秘而令人向往。青砖青瓦建成的仿古建筑、巧妙的雕花木构架、石块铺设的古车站道,以及定友图书馆内传来的阵阵读书声,仿佛历史的卷轴在脚下徐徐铺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的旺盛的生命力正向深处延展。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开展以来,乐昌市将项目与广东万里碧道项目相结合,串联研学基地各办学旧址的同时,构建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道路、再现繁花盛景,推进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打响乡村生态振兴第一曲。
如何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这个潜力巨大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为此,乐昌市与广东省嶝柏仕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乐昌市全域研学旅行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打造系列“研学+旅游”的高品质项目,探索研学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促进当地全域文旅教的发展。
为打造我省教育实践和研学旅行基地标杆,成立了乐昌市研学实践旅行协会,初步明确了基地建成后的运营和日常管理的市属国有企业——乐昌市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同时拟定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运营管理方案》,对物业管理服务和项目运营方向进行了谋划。此外更是多次邀请研学机构专家团队到基地开展研学调研活动,为研学课程的设置及研学活动的开展做足充分准备。
乐昌市在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的挖掘、活化与利用工作,在“形”的塑造上,进行了建筑风貌统一修缮设计,合理划分区域,回归传统聚落形态,强化乡村风貌特色。在“神”延续上,通过将研学文化与红色文化、古驿道文化、体育赛事、党建工作等元素的结合,进一步丰富研学基地的内容,增强吸引力。
乐昌市在此前举办的重走长岗岭西京古道活动、2020年度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坪石首站、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追忆先辈足迹·重温烽火岁月”华南研学纪念“八一”建军节活动等系列活动,通过传承发展红色基因,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农户抢抓农时耕作忙。 朱红梅 摄
快板声声唱响“樟树王”扶贫曲
前段时间,我市“十大樟树王”遴选活动结果揭晓,在众多的樟树王当中,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乐昌樟树王自然拔得头筹。自“樟树王”公布以来,乐昌市以建樟树王公园为契机,加大推进长乐镇安口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樟树王周边打造采摘、观赏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好美丽乡村,助力全域创森、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
该项目于2020年9月底正式竣工,樟树王观景平台、园内塑木栈道与平台、园内休闲道路、园内导向标识、文化展示牌、园外沥青马路铺设、停车场、垃圾桶、园林绿化……公园建设期间秉承对古树最少干预、保持古树周边生态稳定的原则,通过采用自然环保材料、乡土植物配置的做法,践行生态优先、生态旅游理念。
在樟树王所在山头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上,乐昌市以千年樟树王为核心选择最佳的拍摄地点打造观景台,并按照“一线四点”合理规划参观路线,将园内四棵古樟树串联起来,在园内修建休闲绿道。同时对园内生长的竹子等原生植物以“该清则清、该修则修”的原则科学处理,尽量保护好樟树王周边原有的生态平衡。
此外,乐昌市还对省道248线至樟树王公园周边沿线两旁农户房屋的外立面使用统一风格进行重新粉刷装修,并对农户门前屋后原有的小果园、小菜园,以“干净整洁、保留乡土特色”的理念使用竹篱笆等原生态材料进行重新规范整理、统一打造。据统计,此次共改造房屋外立面42户,9700平方米;改造特色小果园、小菜园约3.6亩,周边人居环境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效提升了周边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目前,樟树王公园乡村道路改建工作已逐渐完善,在省道248线至樟树王公园、延伸至安口村内主要交通道路进行拓宽拉直、重新铺设,对道路进行了全面绿化、亮化,对道路两旁电线杆、线路布置杂乱等现象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整改,重新合理规划布线,尽量做到“三线下地”,并完善道路沿线路灯、垃圾投放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了村容村貌建设水平,周边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了。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政宽 通讯员 李再明 李哲 刘有于 黄小庚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乐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廖卓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