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账村管”全覆盖 破解基层治理痛点——翁源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纪实

核心提示

农村“三资”是指资金、资产和资源。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村民小组的“三资”账越来越多,财务管理问题也因此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诱发农民群众上访和造成村组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农村和谐稳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的党组织领导。  

2019年以来,为破解农村“三资”管理难这一基层治理痛点难点,翁源县牢牢抓住组级资金“牛鼻子”,全面实施“组账村管”,开设“一组一账户”,实行村小组账委托代理服务,把原来对村小组财务的事后监督变为现在的事前管控,推进“三资”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构建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作出有效探索。

翁源县召开“组账村管”工作推进会。

堵塞“真空”  构建治理新格局

村小组长不是官,但管的钱却不少,手中权力不容小觑。地处翁源县新老县城交界处的龙仙镇陂下村,随着县城建设快速推进,10个村小组绝大多数有拆迁补偿款到组,有的村小组款项甚至高达千万元。  

村支书何小勤说:“原来,组上的账和钱都由组长一个人管,管理难度非常大,加上村小组财务管理不规范,组长既当出纳员,又当记账员,糊涂账的现象频发,组级非生产性开支过大,财务账目长期不公开,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民对此意见较大。”  

据统计,2018年,在县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翁源村小组干部财务方面问题的信访件多达28宗。  

翁源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培洪分析说,村民小组是农村最小的村民自治单元,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矛盾发生率最高,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而农村“三资”问题的痛点正在于村民小组的监管“真空”,只有把村民小组治理好,才能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  

自2019年11月起,翁源在全县156个行政村的1985个村小组全面推行“组账村管”制度,抓住村民小组长这个最基层的关键和村级集体“三资”这个与农民利益关联度最高的焦点问题,把农村基层党建引向最深入,构建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自2019年开始推行“组账村管”后,翁源村小组相关信访件下降到20宗,2020年实现村小组财务账目问题“零”上访。

摸清家底  建好收支“明白账”

管好村民小组的账,要从摸清家底开始。但如何“摸”得清,“摸”得准?朱培洪介绍,翁源一开始就注重清查与打击相结合,确保家底清、情况明、风气正。  

一方面,翁源在坚持组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财政、农业农村、审计、民政等部门,对全县各村小组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底数,将原来存放在村小组长个人账户中土地征收补偿费、集体经营收入等组级收入资金移交至村委会账户下设的独立子账户中,严格落实村小组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同时,为确保核查统计结果真实性,实行“逐级会签负责制”,分别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签字;包片村干部签字,村支书、主任签字;驻村第一书记签字;镇驻村负责人签字,镇挂村领导签字;最后镇长汇总签字,对虚报、瞒报、漏报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另一方面,开展深挖操纵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和打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专项行动,做到应交尽交、应清尽清。  

2019年6月24日,翁源县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对官渡镇新跃村某村小组原小组长李某,隐匿村集体账本多年拒不交接、清算行为进行调查,掌握了其侵占村集体资产证据材料,促使李某在短时间内核算清楚组账并主动上交挪用集体资金1.4万元,在全县形成了打击侵占乱象的高压态势,震慑效果明显。  

截至目前,翁源共查办8起关于村小组财务账目不清、侵占集体“三资”的案件,归还被侵占的集体山林、山塘、水田等1314亩,集体资金116万元,形成了强大震慑效应和建账交账的浓烈氛围。  

清查清欠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让村村都有了“明白账”。据了解,在翁源县委主导、乡镇主抓、村组具体实施下,截至2020年底,翁源县1985个村小组已100%办理余额转入村小组子账户,资金总额达3.1亿元。

规范程序  把关晒出“阳光账”

在翁源县财政局制定出台的《翁源县村小组收支管理办法》上,记者看到了许多简单易懂的支付流程图和支出凭证表格,把收入、支出、票证三大块管理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组账村管’的目标就是要开创‘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新格局。”翁源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熊亮说。其具体做法是:  

——实行分类审核把关。设立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3-5人组成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各村小组可预支备用金1000元用作日常开支,由村小组长决定;1000元-50000元的支出须经过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研究通过,并事先报村支书主任批准;50000元以上的支出须事先经过村民小组会议或家长会议过半数同意并签字,村支书主任批准方可开支。  

——实行“三个一”民主决策。对村小组资源处置、建设项目、大额资金支出等实行召开一次家长会讨论决定、召开一次村党组织委员会讨论把关、每月公开一次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明细。  

——账目定期公示公开。每月通过微信群、宣传栏、村民小组会等方式定期公示公开各村小组财务收支情况。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由组织部牵头联合纪委监委、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通过日常监督、巡察村组、联合检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反法规、政策和财经法律的行为。  

“组账村管”交出“三资”管理的“阳光账”,消除了群众对村组干部的猜疑和误解,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联系。“以前的‘坨坨账’‘口袋账’‘白条账’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能看得清楚的‘明白账’,有话明说、有事明办,我们对村小组长也信任。”实行“组账村管”后,不少翁源百姓由衷地道出自己的心声。

整合资源  探索组账“钱路子”

“经过村民协商和民主决议后,我们村小组准备拿拆迁补偿款去买店面,现在可以拿租金分红,未来又可以享受升值收益,一举两得。”自从实行“组账村管”后,在镇村的指导下,龙仙镇陂下村长兴组这个县城近郊的村民小组对组里的“家底”特别有规划。“组集体资产增值了,账本清清楚楚,没有一笔钱被挥霍,村里路修好了,家门口建起了公园,添置了健身器材,我这个组长做得也开心。”村小组长官均汉说。  

大力推行“组账村管”,不仅让村集体资产经得起“阳光晒”,也让沉睡中的集体资产“活”起来。

为提高组级资金使用效益,镇村加强对村小组的指导管理,解决村小组资金“不会用、不敢用、用不好”等问题,指导各村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一组一策”,细化收支计划,引导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公益事业、卫生保洁、文体活动、扶贫济困、走访慰问、村民分红等“七种基本用途”,特别是发展本组道路、水利设施、路灯的修建等各项公益事业,鼓励各村组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用于支持本村小组高中、大专及以上全日制的学生求学深造,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翁源县积极引导村组用好组级资金,大力探索增额资金投资使用途径,将征地拆迁集体补偿款、资源资产发包租赁收入等组级资金,通过合法、民主程序入股经营稳定的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低风险稳增收的投资方式,在确保组级资金安全使用前提下,盘活用好村组资金发展壮大村组集体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0年就有22个行政村和村小组通过整合村组资金380多万元,入股翁源县农商银行,江尾镇南塘村村小组通过宅基地入股民俗馆,实现了村组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建立组账  严管收支“钱袋子”

“这个是年初时修村里道路的支出,这个是重阳节时给组里每一位老人发福利的支出。”每到年底,翁源县龙仙镇桂竹村三村村小组长沈永发就会拿着账本盘一盘家底,到村委与村干部核账,然后把一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向村小组的村民公布。  

沈永发拿出本村的账本给记者看,他说:“现在,我们一组一账户,每季度定期报账,一季度公开一次,村小组长换届时,还将进行离任审计,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升级版’的‘组账村管’制度,让老百姓对村民小组更放心了。”  

作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其实早在2003年,桂竹村就开始试行村委代管村民小组账务,如今推行“组账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搭起了村组财务的“阳光路”。  

“组账村管”的核心是让集体资产经得起阳光“晒”。在吸收桂竹村好经验做法的同时,翁源县根据156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在补足漏洞上下足“猛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见》《村小组账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据了解,与其他县市和历史做法相比,翁源“组账村管”的特色是设立“一组一账户”,以村民小组为基本核算单位,由各镇财政所以村委会名义在翁源农村商业银行开设专用账户,在村委会专用账户下为每个村小组分别开设子账户,村小组所有资金收支必须通过子账户办理。目前,全县1985个村小组已全部设立子账户。相比把小组的钱存进村集体账户,目前的制度保证了村民小组财务的独立性,小组的资金和资产怎么用,仍由全组村民决定,这个办法让农民更放心,推广时阻力小。  

管好组账收支“钱袋子”是个会计专业活,翁源也深谙“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这个道理,各村实行村小组账委托会计中介机构代理服务。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中介代理服务机构,各村委会、村小组分别与中介代理

服务机构签订委托代理服务协议,实行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财务公开、统一档案管理。  

“现在组账村管,还有中介机构代理服务,我轻松多了,和村民的关系也融洽了。”提起“组账村管”,陂下村长兴村小组组长官均汉赞不绝口。

作者:汪露蓉 刘志良 黄伟琼 许永清 徐颖 王国礼 刘凤霞

本版图片由翁源县县委组织部提供

编辑:刘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