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行:从“靠山吃山”到“护水绿山”

 编者按: 

日前,韶关日报记者参加“全国党媒社长总编辑'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湖州行”采风活动时了解到,13年来,湖州市在习近平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坚持生态蓝图绘到底,用久久为功的坚定意志,在生态立市、建设生态宜居宜游美丽乡村、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致富增收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宝贵的实践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我市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战略,努力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韶关绿色崛起。韶关发布从今天起推出“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行系列报道,为韶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敬请关注。

湖州是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一,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

美丽的湖州城。图片由湖州日报提供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该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十三年来,湖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既护美绿水青山,又做大金山银山,持续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湖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

艰难抉择——要美丽家园还是野蛮发展?

湖州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生态禀赋,元初文学家戴表元曾作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湖城处处皆是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安吉县曾经是浙江省的20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安吉走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立县”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遍地林立,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然而,粗放型的野蛮发展却让安吉人心里不是滋味:黑烟滚滚、污水横流,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美丽家园不复从前。1998年,国务院专门发出黄牌警告,将安吉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而作为“两山”理念诞生所在地安吉余村,发展之痛教训更为惨重。1986年前后,余村成了湖州市石灰石的主要矿区,最多时年开采量达到24万吨,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最高时达到了300多万元。对大自然的无情开发给余村人带来血与泪的痛苦:村里企业最红火的时候,余村的河里没有活鱼了,石灰浆把鱼都呛死了,村民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色的粉尘。

”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湖州日报提供。

"上海一栋楼,妙西一座山"。位于南太湖之滨的吴兴区妙西镇,在本世纪初同样面对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2005年前后该镇大大小小的矿山达22座,年产量多达1800万吨,石矿利税占镇财政收入的90%,村民收入的30%也依赖开矿。

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曾让湖州人的口袋迅速鼓了起来,也给当地生态带来严峻的考验。因为大量企业的污水直排,太湖水污染日益严重,太湖流域多个城市面临“守着太湖没水喝”的尴尬局面。

是继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还是痛下决心寻求新的生机,这道难题把湖州逼到发展的分岔路口上。

壮士断腕——生态立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

难道美丽家园与经济快速发展

只能选其一?

答案显然不是。

湖州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老路已经走到尽头,必须痛下决心,转型求得生机。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对村里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绿色“颜值”彰显诗话湖州。张剑 摄

9天后,习近平用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会变成金山银山。2006年3月23日,他又发表了《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一文,进一步强调:“这‘两座山’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体现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

在徘徊中,“两山”理念恰似一盏明灯给湖州带来了新的活力,坚定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湖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了大量矿山,矿山企业由612家减少至不到50家,在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治理完成废弃矿山311个,累计复垦复绿3万余亩,释放了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近年来,一场铁腕治污行动席卷太湖南岸,湖州投入20多亿元关闭沿岸涉污企业,投入3亿元实施渔民上岸工程,投入2.7亿元实施生态修复。从2014年开始,又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清三河”、清淤治污、“河长制”、剿灭劣Ⅴ类水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四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奖项“大禹鼎”,入太湖水质连续10年保持在Ⅲ类以上。还在在全省率先开展治霾“318”攻坚行动,聚焦治扬尘、治废烟、治尾气三大方面,持续推进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热电企业清洁化改造、老旧车淘汰、船舶和运输拖拉机整治等18项重点任务,秸秆综合利用、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和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改造等多项工作领跑全国、全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湖州坚决否决了5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近5年来,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2017年,共有23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4位;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934元和28999元,分别增长9.0%和9.4%。

制度为纲——地方立法为生态文明护航

水变清了、山更绿了,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湖州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湖州在践行“两山”理念中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还探寻了另一个制胜法宝——生态立法。

目前,湖州已初步构建起立法、标准、机制"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竖起了"四梁八柱"。

2015年7月,湖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确立了"1+N"的立法计划。2016年,《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部专门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行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作为唯一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的全国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湖州已建立32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导向目录,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编制指南》地方标准,制定20项市级以上标准,启动了《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南》编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中,湖州这个“两山”理念诞生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它不仅吸引着各地的目光,更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看完以上内容后

简直想给湖州10086个赞

韶关与湖州虽相隔千里,

却有着许多共同点

小编这就给大家梳理了一组大数据,

一起来看看吧

↓↓↓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林伟新 曹智辉

编辑:朱海雯

责编:邹英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