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夜,华灯初上,星儿闪烁。在市区环园路、沙洲尾、北江路河堤散步和跳舞的人,都会被洲心岛那流光溢彩的灯塔所吸引,欢呼声、赞美声和着优美的旋律在三江六岸回荡。
夜晚的通天塔灯火辉煌,水中倒影如流动的画舫。
如果你乘坐游船经过通天塔,你会忍不住惊叹。这座在韶关历史上被誉为“中流塔影”的塔高39米,以八角九层楼阁式的风格建造,层层腰檐,典雅灵秀,恰似一支笔耸立,有重振“中流砥柱”的寓意与景观。整体色彩简朴,标志性强,展现出浓厚的地方建筑艺术风采。
通天塔是韶州三江汇聚处的一处名胜,这个袖珍小岛,四周环水,风景如画。自古民间相传,这里是神奇的风水宝地。据说,每逢汛期,浈江、武江洪水泛滥,韶州古城洪涝成灾,唯有这处江心小岛屹然不动,千百年来从未被水淹过。所以古代认为此处有神灵保佑,在此修建通天塔称其为韶城的“定海神针”,是“中流砥柱”。
《韶州府志》详细记载通天塔的历史
据史料载,当年在小岛上,建有通天塔与中流砥柱堂。
据《韶州府志》载:通天塔位于“城南浈、武二水合流处”,即今洲心岛上。该塔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明万历三十一年曾重建,此后修建情况因无史料记载,无从查考。
洲心岛东西最宽处不过36米,南北长约68米,岛上面积也仅有1680平方米。据明代李延大《通天塔论》所载:明嘉靖年间的韶州知府陈大伦勤政爱民,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更多为韶着想,尤为敬崇曲江乡贤张九龄、余靖的功绩、人品和文才,作为学子的楷模。他略识风水地理学说,认为自宋以后的元明两朝,韶州地域再没有出过有历史影响的大人物,是因为浈江和武江的急流,将韶州的文运灵气“变迁水南徙而直至于海”。于是在嘉靖二十五年倡议在浈、武二水合流处造一塔以“环拱风气”,得到官绅和民众的响应,踊跃捐资筹款。在当年便动工“堵水而堤”建成了一座石塔,取名“通天塔”。
由于该塔身和四周围堤的塔基都十分坚固,站在塔顶远眺,三江水滔滔,“水去若来,急而若缓,称砥柱中流”。明清两代,不少文人墨客登咏吟,留下了不少佳句,旧《曲江县志》和《韶州府志》均有载。因而后来便成为曲江的古二十四景之一,称“中流塔影”。
经考古挖掘,古时的通天塔遗址仍保留至今,塔基深4.1米处呈现塔基础,在塔西南方向出土大量的青砖、瓦片和砖制构件,共有13个种类160多件,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建筑考古价值,也为重建提供大量的建筑依据。
通天塔毁亡的原因
关乎韶州文运的通天塔,在历经近60年的风雨之后,“栋桷崩圮”,万历三十一年韶州司理署韶州知府吴三畏发起重修,美轮美奂,聿焉一新,“及孟秋,为诸士劝驾,饯于塔中,陈设甚盛,礼意甚浓,为近所未睹。放榜,而登贤书者亦如丙午之数”,就是说重修此塔后当年,韶州登科第人数竟又达“六七人”。
万历四十四年通天塔前堂榭毁于洪水。明末崇祯十年曲江知县潘复敏在府城北郊建好用于接官送别的“五里亭”馆驿之后,还剩下不少建筑材料,遂委托主簿许俊主持,按陈大纶旧时规制,加高基台,重建堂榭,工程“不数月而落成”,潘复敏悬匾于堂额正式将堂榭命名为“中流砥柱”堂,檐楹之间还悬匾“环绿于青”,配上“何物澹悬棂外影,无心翠涌席前痕”对联。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围攻韶关,久攻不进,几个将领便登塔向城内观望,被守城清军发现后,朝通天塔炮轰致塔毁人亡。
光绪初年,韶州府开辟新南门时,曾拟重建通天塔,仅筑塔基一层,因筹款不足,未能建成。通天塔从此湮灭于韶关历史的记忆之中。
由于中流塔影的名声和影响,在明清两代,吸引了许多文人骚客上岛登塔吟咏,留下过不少华章佳句。
清康熙年间,布衣文人廖燕作曲江名胜诗,“中流塔影”为二十四景之一,廖燕写有《中流塔影》诗一首:
二水中浮一柱轻,四围山色镜中明。
朝漠碧落侵云暗,夜霁长江濯月清。
形影直孤天地相,烟波别注古今情。
到来俯仰俱无尽,斜倚危栏听濑声。
廖燕还与友人同游通天塔,并乘小舟环绕古塔一周,感受古塔汇三江的独特风情,感慨之余并稍有情趣地写下一首《游通天塔同萧絅若得小舟绕塔址一迥、题诗石上而去》,诗中写道:
晚霁溪如洗,万形漾长镜。
将衣醮湿云,拂石题溪影。
从诗中可以看出,中流塔影在“曲江古二十四景”中是非常出名的,也是大受欢迎的。
重现辉煌的通天塔
重建的通天塔是我市的一项文化工程,他对恢复韶关的古建筑、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是一项景观工程,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韶关增加了新的旅游资源。这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作为在群众心目中韶关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通天塔让市民和游人重读这段历史,对韶关有更深的认识。
白天看通天塔清秀玲珑,恰似一支笔耸立,这是文化的韶关;晚上看通天塔灯火辉煌,水中倒影如流动的画舫,这是日新月异的韶关。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春华 摄影报道
编辑:刘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