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昆剧《牡丹亭》到韶关南雄演出

柳梦梅、杜丽娘,这一对脍炙人口、流传古今的经典形象,出自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牡丹亭》。  

根据相关学者近年来的考证,汤显祖的岭南之行直接促成了《牡丹亭》的创作,从现存古代文献看,《牡丹亭》的故事原型发生于“广东南雄府”,而柳梦梅、杜丽娘的人物形象与韶关、南雄和梅关渊源深厚,南雄堪称这部名著的“故事现场”之一。  

时光流转、场景变换,岭上梅花看尽世间沧桑。  

2020年11月5日,在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的邀请下,国内著名的昆曲专业演出团体——湖南省昆剧团携经典昆剧走进南雄,时隔400多年,《牡丹亭》“重返故事现场”。

梅关古道上汤显祖的题词。

湖南省昆剧团在南雄珠玑镇里东戏台表演。

《牡丹亭》重回故事现场座谈会现场。

岭南行  梅花情

根据中山大学古文献所、非遗中心兼职研究员周松芳的研究,汤显祖的故乡临川位于南京到广州的“走广”路线上,四十一岁那年,因贬谪徐闻,汤显祖“走广”南下,种下与岭南的情缘。  

作为走广孔道,韶关正在当时遍植梅花的梅岭之南,梅岭刷新了他对岭南的印象,梅花成为了他忆岭南的符号。戏剧大师田汉先生有诗言,“若士南归写丽娘”“庾岭归来笔有神”。周松芳认为,因为此次岭南之行,韶关与汤显祖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共生共荣关系,对汤显祖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创作了《牡丹亭》。  《牡丹亭》充满了梅花意象。周松芳指出,“柳梦梅”的名字有岭南的特征。在《惊梦》一曲,杜丽娘上场即说“晓来望断梅关”,她跟柳梦梅的故事还没有发生,就深念南安府邸南面的古梅关。  

汤显祖一生好梅花,大部分咏梅诗都写于岭南。韶关就在梅岭山麓,而古梅关就在韶关南雄。汤显祖途经南雄古梅关,遇见的景色无一不对其创作有影响。  

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首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源自战国末,因梅鋗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而得名,后人在梅岭栽梅以作纪念。今天从南雄市区到梅岭20多公里路上,在梅关古道两旁处处是梅花树,尤其是梅岭,更是名副其实的“梅园”。  

“由此,诗文中的梅花、梅岭与岭南,常有三位一体的象征意义,在其诗作中以梅岭、梅花、韶阳表征岭南之意明显,表达了他对岭南的眷恋之情。这些文化意象融入了汤显祖对《牡丹亭》的创作全过程,让他‘庾岭归来笔有神’。”周松芳告诉记者。  

梅关古道里有汤显祖《秋发庾岭》诗碑。《秋发庾岭》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因弹劾首辅申时行等人,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吏,经过梅岭时写下的。  

而《牡丹亭》的故事原型则源自南雄。  

明代胡文焕所编《稗家粹编》卷二收录的《杜丽娘记》,是戏剧《牡丹亭》的蓝本,它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录的明代文选类总集《胡氏粹编》,同样里面记述了:“宋光宗年间,广东南雄府尹姓杜,名宝,字光辉。生女为丽娘年一十六岁聪明伶俐。”  

古代文献《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刊》记载的《杜丽娘慕色还魂》也载明:“南宋光宗朝间,有个官升授广东南雄府尹。姓杜,名宝,字光辉,进士出身。”  

此外,《漉篱集》中的《杜丽娘传》也有“太原杜宝,宋光宗时任南雄府尹”的记述。  

这些古代文献为《牡丹亭》的故事、人物原型与南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因此,说韶关南雄是《牡丹亭》的“故事现场”是有确凿文献依据的。  

广东省中国歌剧协会秘书长、南方日报读书版编辑、资深媒体人陈小庚认为,《牡丹亭》这种充满了想像张力的故事,必须是有一个合宜的人文土壤。故事的“发生地”不可能是深受“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更不可能是理学文化深度洗礼过的地方。它只能存在于各种文化驳杂兼容——既有湘楚文化中巫文化的成分,也有儒家文化礼乐教化的成分,更有岭南文化创新进取的成分的地方——那就是南雄。所以说,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现场,必然且只能是这个既有码头又有古驿道,有着健康而又生机勃发的多元文化生态的南雄。

梦回古梅关  唱活古戏台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在韶关还是南雄,对《牡丹亭》与南雄的文化因缘都鲜有人知,更谈不上研究和开发利用。  

本次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组织“重返故事现场”文化艺术活动,正好把这出感人至深而又与韶关南雄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世界名剧展现给广大市民,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全面扩大《牡丹亭》故事原型发生地的影响力。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11月5日,《牡丹亭·惊梦》在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南雄市珠玑镇珠玑里东戏台上演。姹紫嫣红,良辰美景,时隔400多年,杜丽娘“回家”了。  

南雄市珠玑镇里东村党支部书记吴至芳告诉记者,这是里东戏台近年来上演的一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戏。  

里东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清代时期戏台上经常上演着祁阳戏、花鼓戏和采茶戏等,戏台一带的古驿道沿途古街人来人往,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在戏台看戏成为南来北往的富商巨贾、北上赶考的学子、被贬南迁的谪宦旅途中难得的风雅之事。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诗作《雄州歌·浈江西下墨江流》中的“十部梨园歌吹尽,行人虚说小扬州”就是当时戏台一带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南雄市文旅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牡丹亭》走进南雄,为南雄创造了又一个讲好文化故事、以文促旅的契机。南雄刚刚成功创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将以这次演出为契机,在梅关古道景区植入更多汤显祖与《牡丹亭》的文化元素,同时在对里东戏台和广州会馆古戏台进行修缮的基础上,加大古戏台的活化利用力度,打造南雄市非遗演艺中心专业演出团队,使古戏台有戏可看成为常态,让南雄境内的古驿道再现“十部梨园歌吹尽”的繁华景象,让游客进入南雄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之旅,为南雄全域旅游充实更多的文化内涵。  

湖南省昆剧团到南雄演出世界名剧《牡丹亭》。


故宫博物院博士后、中央戏剧学院博士池浚告诉记者,汤显祖是世界级文化人物,《牡丹亭》是全人类戏剧经典,作为直接影响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灵感触发之地,柳梦梅与杜丽娘千古爱情的故事现场,韶关南雄拥有得天独厚、万金难买的文化资源优势。韶关和南雄要珍视这种资源优势,唤醒文化基因,激发文化潜能,打造文化IP,建构文化地标,定制文化名片,激活文化市场活力。  

池浚表示,回眸传统,遥寄未来,我们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经典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下;要完善文化生产链,健全良性循环的艺术生态,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推动地域特色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要让南雄获得更广阔的传承、发展和传播空间,成为“国潮”受追捧,成为“网红”打卡地,在新时代热起来、燃起来,在年轻人中火起来、潮起来。  

近年来,韶关市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活化利用工作,系统研究和编写韶文化研究系列丛书15本,建立了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名册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得到加强,投入5000多万元对南粤雄关与梅岭古道、西京古道进行修缮保护,乳源西京古道被纳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呈现向上态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通过立足本土和引智借脑,扶持戏剧、电影、纪录片、音乐、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116部。电影《榫卯》、音乐剧《过山“谣”》、歌曲《铜铃悠歌》、粤北采茶戏《51号信箱》等一批精品力作在省和国家级平台展演和获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志远指出,在开发《牡丹亭》这个文化符号所能给韶关带来的文化价值时,不是简单地据小说或戏曲呈现一个南雄府府衙与后花园,而是需要挖掘《杜丽娘记》之所以把故事发生空间设置在南雄府的深层文化含义,真正讲好“还魂”背后更为合乎人性、彰显正能量的故事。  

南雄市委书记王碧安表示,开发和打造文化产业需要专业的团队,目前南雄正大力寻找适合投资合作的文旅企业,进一步活化利用包括红色旅游与红色教育在内的文旅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特色。未来将成立相关工作队,邀请专家对《牡丹亭》与南雄的关系开展深入的史实研究,将其打造成南雄的特色文旅产品,丰富南雄的文旅产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