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百花绽放,丰富多彩。本世纪以来,在乐昌活跃着一支演唱粤剧、粤曲的文艺队伍,为粤北古老的边城增色添彩。
王家姐妹演出剧照。
商贸往来推行粤语基层演出带旺粤剧
乐昌与湖南交界,城乡民众统一传承沿袭带有湘南语音的独特方言,邻近仁化、乳源的乡镇,所讲的都是客家话。
推行粤语(俗称“白话”)始于抗战期间。广州沦陷(1938年10月)前后,大批广州及其所属县地的民众逃到粤北,其中部分到乐昌县城谋生,开设商铺和从事饮食服务行业。他们为古老的粤北边城带来商贸生机,同时也在语言交往当中推行粤语,县城居民和镇村民渐渐地都能听懂或讲“白话”。
新中国成立后,韶关市工人业余粤剧团、韶关粤剧团,先后到过乐昌县城演出,让看惯采茶戏的居民群众感到新鲜、动听、好看,从而产生对粤剧、粤曲的兴趣。还曾组织过“乐昌城关业余粤剧团”演出大型粤剧《胡不归》《搜书院》和《柳毅传书》等折子戏。与此同时,在居民群众中也掀起了演唱粤曲的热潮。
遵循恩师遗愿姐妹重建剧团
王月红、王美兰姐妹,正是当年“乐昌城关业余粤剧团”团长、粤剧表演艺术家郑家驹的得意门生。王家姐妹牢记郑家驹在临终时的嘱咐,希望她们姐妹把他创建的、后又被迫解散的粤剧团重新建立起来。于是,在本世纪初,姐妹开始筹备重建粤剧团的相关工作。
她们一起去拜访郑家驹的子女,得到他们的赞同、支持和协助,然后再一起走东家、串西家地动员粤剧团曾经的老艺人“出山”,并不辞劳苦地四处邀请喜爱曲艺的各界人士参与,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组建了一个“曲艺社”。她们为让“曲艺社”发展到“粤剧团”打基础、创条件,践行“走向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积极组织曲艺社的社员到公园、广场、农村、福利院等地表演,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不少曲艺爱好者还踊跃报名参加曲艺社,不到一年时间,从建社初时的10多人,发展到40多人,构成生、旦、净、丑兼备,演、唱、弹、奏皆能的阵营。此时,曲艺社的基础和条件都已比较成熟,王家姐妹便开始挑选演技唱功较好的社员排练粤剧折子戏,之后如有演出,都以折子戏为主,成为名副其实的“粤剧团”。
粤剧社获支持积极回馈群众
粤剧社一时名声鹊起,引起乐城街道办事处的关注。为更好引导粤剧社弘扬粤剧,丰富乐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2005年9月,乐城街道办事处正式接纳粤剧社为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一个群众文艺团体,并命名为“乐昌市乐城业余粤剧社”。
乐城街道办事处从一座新建成的大楼中挑选出一间10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给粤剧社作为活动场所,同时,向粤剧社捐赠了一批音响和乐器等。乐城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让粤剧社社员很是感激:“我们有了一个真正温馨和谐的家,再也不用四处去寻地方排演了。”
2005年9月29日,粤剧社挂牌成立演唱会隆重举行。原乐昌市政协副主席、戏曲家韩春华先生看到复兴粤剧“红豆发新枝”的表演,欢欣地亲自到会祝贺并送上一面锦旗,上书:“传承粤剧,服务人民。”简短八字,言简意赅,寄托了一个老戏曲家的殷切期望,这也成为了粤剧社秉承的宗旨、前进的方向。
粤剧社的社员一致推选王美兰为社长,王月红为副社长。粤剧社一如既往,坚持去公园、广场、农村、福利院等地演出。建社15年来,先后演出100多场。
郑家传承门风推动剧社繁荣
前几年,王美兰在粤剧社的一次表彰会上,即兴朗诵了一首赞扬诗:“粤韵悠扬绕城空,万众欢腾齐赞顿;郑家薪火燃不熄,传承粤剧好家风。”
郑家指的是郑家驹的长子郑剑雄的家。郑剑雄继承家父的“衣钵”,传授给弟、妹、子孙后辈,振兴郑家钟情粤剧的门风。郑家男儿均有“文武生”的资质,不论扮演武将文官、侠士秀才,还是富绅平民,都纯熟逼真,生动传神;女子皆有“花旦”质素,扮演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贫家淑女等,都静娴贤惠、恰如其分。
郑家参加粤剧社的社员都是“台柱”,并倾力推动粤剧社的发展壮大和繁荣。他们从不以“老信”(尊称著名粤剧表演家)自居而盛气凌人,都是谦和、有礼地对待粤剧社的“外姓”社员,真诚、耐心,倾尽全力地传授粤剧表演和粤曲演唱的技艺,从中为粤剧社培养出不少新秀和精英。剧社里的“外姓”社员都说,郑家老少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传承中创新曲目唱响时代主旋律
2006年,乐昌城乡遭受百年不遇的“7·15”特大洪灾。粤剧社立刻发动社员紧密配合抗洪救灾撰写了《人间处处有真情》《重建家园感党恩》《齐齐贺新居》等粤曲,并深入到受灾严重的地区去慰问演出,给民众带去温暖,鼓励群众鉴定信心、战胜困难。
此后的10多年中,粤剧社先后编写了《乐昌大发展》《乐昌面貌一曲赞》《游子返乡》《乐昌风光美如画》《精准扶贫奔小康》《森林防火保平安》《浪子回头》《三打两建暖人心》《菜摊风放》《好人二妹》等粤曲和粤剧小品,歌颂了乐昌的美好风光,也展现出乐昌的新面貌。
粤剧社成立15年来,社员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剧团,单纯演唱名人名曲、表演古装折子戏,只能使粤剧社原地踏步,要想粤剧社开拓创新,就必须结合新形势和关注民生“亮点”,从而编写新的曲目、剧目来表演,反映新的时代气息。这样,既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又可让社员在演出“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节目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自觉性。
文/图:林亮坤
编辑:刘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