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和煦轻柔的微风吹拂着始兴这座美丽小城。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美丽乡村犹如“世外桃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随处可见……走进始兴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一股浓郁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随处都能感受到这座美丽小城焕发出来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始兴县马市镇高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四点半课堂”,为留守儿童提供思想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
文明实践阵地遍地开花
2019年,始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由市级试点县跨入全省44个省级试点县行列。该县因地制宜,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模式,坚持在“三个健全”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域铺开。
健全机制体系建设。该县成立了始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构建了坚持“一把手”工程和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两项工作部署的“1+2”工作架构,建立了“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体系和县镇村志愿服务队伍三级联动的“4+3”资源体系,制定了围绕打造理论宣传、教育服务、文化卫生服务、科技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和四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5+4”志愿服务体系。
健全全域标准化建设。始兴县推动全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标准化全覆盖建设,铺开1个中心、1个广场、6个实践点,10个乡镇实践所、127个实践站全域建设,高标准打造10个乡镇实践所和11个重点示范实践站。
健全文明实践队伍建设。在15支中心实践服务分队的基础上,始兴县统筹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志愿服务力量,志愿队伍达7509人。
文明实践活动入户走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重点内容是志愿服务。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不管是开展理论宣讲,还是文明新风培育,只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出最大实效。为此,始兴县探索建立以需求导向和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的主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开设文明实践大讲堂、大舞台、志愿服务站等,持续刷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马市镇高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兴县通过开设“四点半课堂”,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思想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四点半课堂不仅让孩子们放学后有了好去处,也为外出务工的家长送去了‘定心丸’。”
在顿岗镇高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兴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开设义诊服务,该镇计生专干赖香英告诉笔者,这已经是她今年以来参加的第12次文明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在拉近她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在罗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兴县充分考虑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开展送法下乡服务,邀请法律宣讲老师为村里的留守妇女讲解民法典的相关知识。“老师讲得很具体、很接地气,我们希望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都能组织妇女同胞们来上课。”罗坝镇淋头村村民曾茂端说。
这些志愿服务的背后,折射的是“民呼我应”的理念,真正做到了“百姓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截至今年9月,始兴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25场,惠及群众达20万余人次。
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新风尚
在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上,始兴县充分发挥十个乡镇的特色,利用好废旧礼堂、围楼、祠堂等场所,以“党建引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内容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革命老区沈所镇红色文化浓郁,有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红围、中共广东省委地下交通站革命历史陈列馆、外营保卫战革命遗址馆等众多红色革命历史遗迹。该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探索建立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今年至今,我们已经开展了20余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打造了一批具有我们本地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品牌。”沈所镇宣传委员郭伟玲说。
在澄江镇,该镇将暖田村作为重点示范站,按照“十个一”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宗祠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建设了独具畲族文化特色的文明实践广场、大舞台、大讲堂、志愿服务站等活动阵地。
在有着始兴县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隘子镇,该镇则“搭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东风”,让文明吹进这座有着历史底蕴的旅游风情小镇。该镇将文明实践志愿者活动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满堂客家大围景区建设工作相结合,把墟镇和景区划分成7个片区,设立21个志愿者服务站点,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60余次,推动景区建设和服务常态化、长效化、高效化。“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得到了大批游客和群众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大力弘扬志愿者服务理念,把隘子镇打造成为文明小镇。”隘子镇人大主席黄颖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丰富多彩的新时代志愿服务,包罗万象的惠民活动,如一粒粒种子在美丽小城上生了根发了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印记,让文明硕果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文/图:杨兰
编辑:刘青
请输入验证码